又是一年高考出成绩的日子,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人自不必再说,愁的人现在想的问题大概就是要不要复读吧。到底要不要复读呢?作为一个高考的过来人,我希望学弟学妹们作出决定之前先想明白以下几件事情。
一、失利原因
大多数考生在高考之前都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模拟考试,虽然模拟考试无法真正等同于高考,但是几次考试的结果的平均状况也应该反映了一个学生的水平。如果高考的成绩和平时的模考成绩相差悬殊,这个时候才能说是失利了。有的学生总是拿高考成绩和自己以往最好的成绩相比较,这种进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判断是否失利是否考出自己真实成绩的方法是不对的。
高考失利的原因很多,分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
外在原因就是在高考期间,家庭里面发生了让人非常悲伤的事情,致使考生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复习考试,比如亲人的突然离世,父母婚姻出现问题等。
内在原因是指考生自己的原因。身体是其中一方面。前几天跟一个同学聊天,说到高考,他说考前住了医院,考后还做了手术。身体出现状况是我们最不希望见到的,跟考试比起来,我们当然是要把身体放在第一位的。
前面说的所有的状况可以说都是不可预测、不可抗的导致高考失利的因素,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在原因就是考生由于紧张、焦虑或者是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导致的临场发挥失常。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从上高中就一直是班里清华北大的种子选手,但是在高考的时候失误,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在我们都为他感到惋惜的时候,他选择了复读,在复读的一年中,参加了全国数学竞赛,成功的保送到了北京大学。
高考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存在着许多的未知。面对这些未知,冷静分析自己的现状,才是走好下一步的基础。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二、家庭状况
首先要考虑的是家庭的经济状况。
我很喜欢的一个作者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一段聊天记录。一个人问他,为什么当年没有选择复读。他说,家里穷,早点读书出来早赚钱。
对于他的作法,我很认同。
很多人会觉得,尤其是对于家庭条件不太好的考生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一定要走好。但是,对于维持生活已经很艰难的家庭来讲,重要的是解决温饱,而不是去空谈考一个更好的大学的理想。
不甘心也好、不服气也罢,将来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挣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别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让父母吃苦受累、砸锅卖铁供你复读上面,我相信这样的你心理上也不会轻松。
其次要考虑的是家庭的人力状况。
我的高中是附近一片地区比较好的高中,许多外地或者是家离学校比较远的学生家长都在学校旁边的小区里面租了房子陪读。
陪读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情,尤其是陪一个高三的学生。
大多数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待一个高三的学生都会像是对待重点保护对象。不敢高声说话,不敢发脾气,一切都以孩子的情绪为最高行动指示。说多了话怕孩子烦,说少了又怕孩子觉得不被重视。这是心理苦。
为了孩子能够在高三繁重的学习生活中能有更好的营养,做什么饭成了陪读家长的必修课。一天三顿,顿顿变着花样。除此之外,陪读家长还会选择陪着孩子一起复习到深夜,天天熬夜还要早起做饭,这是身体苦。
可以说复读不是学生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更要慎重考虑。当然,对于陪读,如果家长实在脱不开身,寄宿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时间成本
时间成本可能是大多数考生在考虑是否复读的时候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孩子小的时候拼命的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希望孩子能够早早入学参加教育,为的就是要给孩子争取比同龄人更多的受教育的时间,争取更大的成绩。
但是很多人到了考虑高考复读的时候就不考虑复读这一年的时间成本了。
高中时候住我家前楼的一个姐姐,我上高中的第一年她第一次高考,成绩不理想,她选择复读。没想到,最后她竟然陪着我读完了整个高中,我们最后是同一年开始的大学生活。整整复读了三年。
其实她最后上的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学,跟她第一年高考成绩匹配的大学也没有好多少。我问她既然没有很大的进步,是不是后悔自己多读了这么多年,她说,反正小的时候上学早,即使在高中多停留了这么多年,但自己的年龄和现在同届的同学也差不多。
可是这种没有丝毫进步的付出难道不是在浪费时间消耗生命吗?好不容易小的时候提前进入了起跑线,却在中途原地踏步等着那些当年被自己落下的同学赶上来了之后继续奔跑,当初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我不能明确的说到底应不应该复读,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也不一样。高考失利是一件让人很伤心的事情,虽然没有切身体会,但是我能理解那种知道成绩了之后失声痛哭的心情。但是,在交卷的那一刻,失利的事实又是无法改变的。不论你平时是多么的努力,多么的认真,这张卷纸没有答好也只能承认这次考试失败了。每一个经历过高三的人都会知道,高三生活枯燥、乏味又紧迫,所以希望你在决定是否再次体验一遍这种生活的时候要慎重,思虑周全,作出无悔的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