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为腹不为目

作者: 大石头912 | 来源:发表于2024-03-04 16:27 被阅读0次

“圣人为腹不为目”是出自《道德经》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腹),而不是过分追求视觉上的享受(目)。老子通过这句话强调了“简朴生活”和“内在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应该减少对物质享受的追求,避免过度刺激感官,而应该更加注重精神和道德的修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富足。这种思想与老子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等理念是一致的,都倡导了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我一直在想,古代社会因为物质短缺,人们可享用娱乐的东西和活动相对较少,从客观上说是不是更接近自然,能够更好地融入身边的环境当中。而现代社会的文明快速发展,物品琳琅满目,活动形色多样,人们被眼前人为加工过的物品所诱惑和屏障,从某种角度上看是不是阻碍了与自然之间的连通。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片面的看法,整体上社会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古代先哲倡导的格物致知,从自然中混沌复杂的变化里寻找规律,感悟真理,依然是现代人所追求的道路。只是不知道以前的人们能崇尚和实践的人群规模,和现在相比有多大区别。或者换一个角度说,我们现代人里的普通群体,有多少还能有这种观察自然,领悟天理的意识和行动。

老百姓种地,在播撒种子前要对土地除草、松土,让庄稼松快、干净地成长。不能够任由土地硬实结块,杂草丛生。人的生活处事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某一个时期想要干成一件事情,需要排除琐碎事务干扰,专心致志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想要干出一定的成绩,要目标明确,方向清晰,舍弃前进路上的诱惑与功利。要以终为始,做好眼前的功课,不能分担精力谋求蝇头小利、尺寸之功,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细节,减少对物质的欲望。举一个我身上的简单例子,一管牙膏我都是挤到实在挤不动了才扔掉,一瓶洗发水用完了灌上水还可以洗几次。尽管新牙膏、新洗发水就放在旁边,我也不会迫不及待地先用一次新的,体验体验感觉。一件衣服穿了十几年,还没有扔掉。实在看不过眼了,就在家里穿。不追求时尚潮流,但要穿着得体干净。我与身边的朋友、同事从不主动谈起衣着住行。即使他们对某某服装、运动鞋品牌兴趣盎然,哪款汽车豪华大气、驾乘舒适谈意正浓,我也不会插进一句话。

人不能怎么舒服怎么来,因为我们的身上埋藏着深深的惰性与安逸,如果任由这种情绪和状态蔓延,就会进入无序的衍生状态。再回到刚才说的种庄稼的例子,要想让庄稼长势好,需要进行引导、施力,剪枝、去叶、摘花,有的还要间苗,将多余的植株拔掉。庄稼在外力的干预下,才得以更好地生长。人则需要外力、内力共同使劲,才能更加有序地生活成长。外力就是社会规则,道德规范,内力则是自我控制,修心自律。

减少物欲,追求简单纯朴的生活,可以清心寡欲,清明透彻。内心装着外物的空间小了,精神思想就充实了,那将会放松身心,畅达自然!

相关文章

  • 去彼取此

    圣人为腹不为目

  • 圣人为腹不为目

    进营024 您有勇气不管教自己的孩子吗?读书会里有两个妈妈,一个儿子已经上了南开大学,她嘴里的儿子优秀的一塌糊涂,...

  • 圣人为腹不为目

    为的是内心世界的充实,而不是他人眼中的风光。 无为,为应读第四声,做是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顺道而行,依规...

  • 圣人为腹不为目

    2021/7/10 日更39/100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略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

  • 圣人为腹不为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圣人为腹不为目

    今天读书收获 圣人为腹不为目 今天早上按照昨天的约定给孩子准备好晚餐 早上给孩子喊醒后 给予孩子空间 我说不在喊了...

  •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

  •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这一句才是本章的落脚点。译文的解释是,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如果是这样,...

  • 华严无外

    华严无外(昂述) 圣人为腹不为目: 为腹何必一定吃若吃理当有度量目纵妙善非必需华严境界不排外 既知无外,不也无不为...

  • No.82|读《老子》:减少物欲

    “圣人为腹不为目”,为腹,即保持内在的富足,为目,即追逐外在的贪欲。 而人如果只是一味沉浸于感官的满足与发泄,对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圣人为腹不为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hr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