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都读《孙子兵法》,为什么会打仗的就那几个人?
曾经有人问王阳明:“看书记不住怎么办?”
王阳明告诉他:“为什么要记得,只是要晓得。晓得已经是第二层,最高层是明白自己的心体。”
用指导性很强的《孙子兵法》举例,《孙子兵法·形篇》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把这句话背下来没用,得理解它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打仗,要先保证自己不败,然后等待打败敌人的机会。自己不败的关键在自己身上,敌人能被打败的关键在敌人身上。
看到这里,就是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但还不是王阳明说的“晓得”,“晓得”是还要会运用。这句兵法不仅能用于战争,还能用于大部分对战活动,比如下象棋。
好多人(有我)下很多年棋,依然不知道下棋应该注意什么,一心想着吃对方的子,将对方的军。一旦眼里只有这些东西,那就很容易漏出破绽导致输棋。
按“先为不可胜”的指导,下棋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破绽在哪里,能及时防御好自己的破绽,先保证自己不败。
有些人(还有我)认为象棋的开局很无趣,喜欢套用一些范式走开局,选择什么招式看心情。但象棋只要一动,破绽就开始出现,自己要时刻清醒自己的漏洞在哪,把漏洞腾转挪移,不让对手抓住破绽。这就是“先为不可胜”,先保证自己不输棋。
保护好自己的破绽后,就要盯紧敌人的破绽,“以待敌之可胜”。当然,如果你很有水平,也可以主动调动对方走棋漏出破绽。
没有找到对方的漏洞,就不要肆意强为。象棋很公平,双方开始都是一样的实力,两边只要都不失误,就谁也杀不死谁。一旦求胜心切,反而容易暴露自己的破绽输棋。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你只能是保证自己不出现漏洞,不能保证对方一定出现漏洞,对方不失误,你就要耐心等待机会。
不用担心不会赢,很少有人能不失误,我们普通人下棋,大多都是乌龙对乌龙,不是看谁走的更好,是看谁走的更差。
没有破绽是因为我们看不出破绽,这是水平问题,需要磨练。知道这句兵法,就能有意识去观察棋局漏洞,提高下棋水平的层次,而且吃一堑长一智,更容易记住自己输在哪里。
看《孙子兵法》到这一步,读书才算有用,这是王阳明说的晓得,但还不是最高层次,最高层次是明白自己心体。
看懂书上意思后,实际运用起来还是会出现差错。比如我自己下棋,知道填补自己的漏洞,但有时一不耐烦注意力就溜开了;或是有时胜利在望,急于求成,就忘记注意自己的漏洞而被反杀。
这个情况就属于不明白自己的心体,读书只是知道意思,但心体还没更新,无法驾驭学到的知识。只有读过书后,心体也跟着明白过来,能在实践中把知识运用自如,才是王阳明说的最高层,才是“知行合一”。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王阳明解释说,学就是行,思就是知。
只一味做这做那,而不注意思考背后的道理,行动上就容易陷入迷茫。雷军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就是说这种情况。
只听说道理而不在行动中检验,那对道理的认知也往往不真切。听说的道理会包含许多言语不能传递的信息,需要在行动中才能体验出滋味。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萎靡不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慢决策》这本书中说人承受压力的能力,会直接影响我们做出的抉择。很多时候,让我们做出选择的不是理性思维、理性分析,而是抗压能力。当抗压能力差时,知道再多道理都没用,面对选择,常常就会不自觉选择压力小的。很多人宁肯被动性逆来顺受,也不主动做出改变,就是因为主动做出选择的那一下子会承受相对较大的压力。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如何才能心大呢?
王阳明说,光是听道理,讲道理没有用,要在事上磨练。比如带着责任心去工作,主动承担工作中的责任;平常做一些自己向往的、有意义的、需要承担些压力的选择,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敢于剖析自己,每日三省吾身,我是不是一直在刷手机,我是不是整天没事干,我是不是在装出很有意义的样子。
勇敢承受自省的压力,把听到的道理用在自己身上,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是道理起作用的开始。有意识改善自己的心体,道理才能发挥作用。
比如我下棋会注意力不集中、会不耐烦、会急于求成、得意忘形,下棋有这些毛病,做其它事就也会有这些毛病。在这些发现问题的地方入手、改进,我才能进步,发觉不到问题,就不会进步。
知道道理不是挑别人的毛病,是挑自己的毛病,要反躬自省。这样,道理才能发挥作用。也不用非去找个大道理,就从日常小事上入手,从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入手,处理应变这些小事的是你的心体,处理大事的还是这心体。人只要心体明白,大段道理也就自然会明白。
王阳明说千事万事都只是一件事,就是在这心体上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