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岗往事(十)

大岗往事(十)

作者: 田凫 | 来源:发表于2019-07-19 23:30 被阅读0次

汀南公路象一条长长的飘带,从长汀汽车站出来,爬上一个长长的陡坡,上了南熏亭,便一路逶迤而下,在山坑和盆地之间穿行。经过河田、南山等较大的集镇,在南山中学边上分成两路,一路一直往前,盘盘绕绕越过松毛岭,往连城朋口方向而去;另一路拐下右边一条长长的山坑,沿着山脚,依次经过南山的大坪、涂坊的罗屋岗、洋坑,大岗、河甫、到了涂坊的集镇,又一路跌跌宕宕,蜿蜿蜒蜒往宣城方向飘然而去。

大岗知青场就座落在涂坊的洋坑与河甫之间的“苦竹山"下。它距长汀城九十五华里,南山二十华里,涂坊十华里,与毗邻的洋坑、河甫都是五华里,长汀到涂坊、宣城的公路就从它的门前不远处经过。

大岗知青场原来只有三座住房,一座两层的楼房和两排平房,占据着东、西、北三面,中间是一个土坪,南面是一个敞开的口子,出去就是田地。1973年一下来了十几个知青,房子不够住,于是在开口处盖了一排八间平房,之后又加盖了二间,把敞开的口子封了起来,形成一个闭环。房子中间的土坪长有二十几米,宽也有十几米,坪的两头竖着两座简易的蓝球架。就近的山坡上是一横一竖两排低矮的猪舍,东头的山涧边有一座厕所,厕所的旁边是牛栏。而二十多亩田地分布在房子的周围的山岗上和公路边。

涂坊公社大岗知青场原来叫涂坊公社“五=七”农场,是1966年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后,涂坊公社建立的社直机关的干部农场,社直机关的干部职工每年分期分批地上农场参加生产劳动,也安排有几个知青,如陈明、陈燕,陈静,郑毅、黄立常等。1973年3月,涂坊一次性来了十四位知青,按当时的政策必须集中安置,公社就把大岗“五=七”农场改名为大岗知青场,把十四位知青全部安置在大岗知青场。至1978年知青下乡停止,一共安排了五批共四十几个知青和社会青年。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家庭,年龄有大有小,但大都或是同学或校友,或称学兄,学弟,学姐,学妹,在时代的大潮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集聚在大岗这块土地上,挥洒着汗水,也挥洒或挥霍着他们的青春。他们或激昂或彷徨,或奋发或消沉,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了难于磨灭的青春印记。

大岗往事(十)

相关文章

  • 大岗往事(十)

    汀南公路象一条长长的飘带,从长汀汽车站出来,爬上一个长长的陡坡,上了南熏亭,便一路逶迤而下,在山坑和盆地之间穿行。...

  • 大岗往事(二)

    大岗知青场在七四年以前养了一群白色的山羊,最多的时侯大大小小有二十多头。 放羊的“羊倌″是一位叫陈明的龙岩知青,他...

  • 大岗往事(一)

    大岗知青场养了大大小小二十几头猪。 有一次一头母猪发情了,“猪毫子"红彤彤的,整天不吃不喝,哼哼唧唧的,场里决定派...

  • 大岗往事(三)

    大岗知青场座落在涂坊河甫与洋坑之间苦竹山下的一个坡上,零零散散有二十来亩地,早季种水稻,晚季大部分种地瓜。 因为是...

  • 大岗往事(五)

    大概是在一九七五年底开始吧,种田施氨水很流行起来。氨水是一种液体的肥料,挥发性很强,有一股刺鼻的味道,有一定的毒性...

  • 大岗往事(九)

    1974年4月22日的中午,我正在午睡,突然被外面的一阵吵杂的说话声吵醒了。 我穿好衣裤推开门出来,只见坪里一群人...

  • 大岗往事(八)

    一个星期天。场里大部分人都下涂坊赴圩了,场里只剩下我和跃生几个人,无事可做,实在是百无聊赖。 昨日刚下过一场大雨,...

  • 大岗往事( 七)

    大概是七五年入秋后的一个晚上,我们几个知青在房间里闲聊,七扯八扯就扯到晚上敢不敢走路回城的事,最后赌咒发誓起来。 ...

  • 大岗往事(六)

    大岗知青场养了一黑一黄两头牛。 有一次母牛生了一头小黄牛,胎盘留了下来,装了半个脸盆,血糊糊滑腻腻的,上面布满血管...

  • 大岗往事(四)

    放牛郎 1977年6月29日是本人高中毕业的日子,这天也是我正式成为知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岗往事(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ns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