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的大学前两年

作者: 67402bfd7749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17:43 被阅读20次

    很快,大学本科生涯已经过了一半了。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仿佛穿越回到了2016年,看到6月25日得知考砸时失落沮丧的我,看到7月19日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振奋精神的我,看到8月27日初进大学校门时充满期待的我......

    一切恍如昨日。

    而这也就成为了这两年所发生的故事的序幕。

    录取通知书 初入大学

    关于学习

    从入学到现在,我一直视学习为比天还大的事情。

    课上听讲,课下复习,我很好地延续了从小学就培养起来的学习节奏。

    学习成绩专业前三,被选入“茅以升班”,准备第二次拿奖学金,也算是对得住自己长期的不懈努力了。

    第19号 第21号

    然而直到大二上学期末,我才发现,自己的“学习”还局限在课本的条条框框里,相比于那些竞赛达人和科研大牛来说,我还需要经历更多的锻炼与挑战。

    于是从那时起,我克服了自小以来对诸如竞赛、科研这一类的活动的排斥心理,尝试着去参与、去体验。大二下学期一共经历过大小竞赛9回,拿了一项国家级团体三等奖,一项省部级团体二等奖,一项院校级个人一等奖,一项院校级团体二等奖,相对于几乎一片空白的前三个学期,我在这方面也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抱别人大腿的过程中我也收获到很多受用的经验。

    所谓国家级奖项 所谓省部级奖项

    去年年底,应同学之邀,我与他们组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即“大创”),开始科研初体验。虽然申报的课题只被评为院级,起点偏低,但是我依然对我们的研究项目充满信心,也希望能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大创开题答辩

    关于人际                                  

    在人际交往这门课上,一路波折走来,也是有得有失。

    我在大学一共有三个班级。一个是我进大学就有的自然班级,一个是专业分流之后一起上课的专业班级,还有一个就是上学期末被选进的“茅以升班”。

    我和自然班 我和专业班 我和茅以升班

    对于性格有些内向的我,接触同学们最直接而自然的方式,就是多为他们做一些事情。

    我担任了两年自然班的学委,上学期末还刚担任了自然班的班长,但我觉得最愉快的还是担任不同学科的科代,因为我可以帮同学们收发作业,在这长时间的来往中,我就慢慢知道TA叫什么名字,TA的相貌与性格如何。当我担任某一门学科的科代的时候,不少同学向我问过有关这门学科的各种问题,我绝大多数时候都能帮他们解答。这样,我就与周围的同学建立起或深或浅的关系。对于交情比较深的同学,我们常常一起组队完成大作业、参加学科比赛啥的;对于交情比较浅的同学,还能在他们心目中留下个乐于助人的印象,明显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当然,也尝过因为待人接物能力之不足而带来的苦涩。

    比如,当别人的生活习惯不符合自己认为对的标准的时候,我总是疏远与排斥,甚至拿异样的眼光去对待,却不懂得体谅与包容。我曾因为一些生活习惯、性格志趣等方面的差异,和舍友有过一些过节。后来,虽然我有尝试去恢复曾经友好相处的关系,但直到现在,我还是不能很好地像从前一样融入到舍友圈子里了。我在尝试着去改这一毛病。

    比如,我总是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时候别人对自己说的仅仅是一句玩笑或者无稽之谈,但自己却以为别人是在有意揭自己的短,结果给自己与他人之间带来了些许误会,影响到了原本自然的交流。其实,很多时候,与人交流不必太过认真,当人与人之间都能以最舒适的姿态交流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关系才有长久发展的可能。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还是想写下来鞭策自己一下。

    还有一些我自认为是短板的地方,比如和女生相处不够随和;比如身为班长的我还是怯于带动班上的同学参与活动......诸多不足,心知肚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关于生活

    现在想想,自己能坚持下来的兴趣爱好也就这么几项了。

    一是阅读。我喜欢在学校的图书馆读书,也喜欢在西西弗书店这类平民书店里看书。文学名著我读过,技能书籍我读过,专业大部头我读过,网络的鸡汤杂文我也读过。所得时深时浅。我不敢说我读完每本书都能获得什么知识,学会什么技能,懂得什么道理,但至少我培养了一种对文字叙述的渴望感,这让我更喜欢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文字叙述表达出来。比如每周写给父母的家书。

    二是跑步。所有的体育运动中最能够坚持下来的就是跑步了吧。因为它最简单,穿上运动服,穿上运动鞋,脚下有路就可以随时跑。我喜欢握着手机边放歌边跑步,跑累了就继续边放歌边散步,我享受这种体育锻炼带给自己的甩开一切式的放松。虽然最近跑步也变得少了,但我想,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的。

    三是旅行。大一的时候曾经立过一个flag,那就是把北京大大小小的名胜古迹都游览个遍。从大一入学到大二上学期末,我也游览过五十多个北京的景点,春天的玉渊潭,夏天的十三陵,秋天的钓鱼台,冬天的北海北......一个个景点,让我看到了不同角度的帝都。除了北京,我还曾到过承德的坝上草原,逛过天津的风情小街,游过哈尔滨的松花江畔,还曾独自一人在上海和杭州旅行了十一天。后来,因为课业繁忙的原因,我很少有时间出校门闲逛了,到最后竟连有空就玩的兴致都没多少了。时过心境迁吧,等待着兴致重新绽放的时刻。

    最喜欢钓鱼台的银杏 独行沪杭 在浙江大学

    除了这些,我还有一些曾经尝试培养过但现在有点青黄不接的爱好。比如羽毛球,大一入学前报了个羽毛球培训班,入学后也时不时约同学打球,为了维持那低得可怜的打球水平,大二下学期还去蹭了几节羽毛球课,然而感觉这两年来并没有真的把羽毛球培养成自己独有情钟的爱好,想想都有些惭愧;比如健身,大二下学期办了一张健身卡,然而直到学期结束的这三个月也没去多少钱,感觉浪费了近一半的钱。

    不过自己这两年的课余生活,至少没有在网游与无效社交中虚度,至少我过得挺充实。

    后两年,有什么目标呢?

    学习上,保持成绩领先,争取竞赛获奖,争取科研有成。虽然曾经计划过出国读研,但是现在感觉以自己的能力未必能适应国外的读研生涯。所以还是想走国内保研这条路。想保研到同济,到更广阔的的学术平台,读自己喜欢的方向的学硕。能够达成这一目标,最后也能弥补两年前高考失利的遗憾,给本科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

    我的保研目标

    人际上,怀着“一切如初见,且行且珍惜”的态度,用心对待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络。好好和认识已久、关系不错的同学们相处,坦诚对待走进自己的生活圈里的新人。那些因为从前的不成熟而失去的友谊,就不必强求重新获得。“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常心与他人交往。感恩每一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色彩的人,即使TA只是轻轻地从自己的生活边走过。

    生活上,要学会劳逸结合。升入大三后,每周都要留给自己一点时间,读书、闲逛、看电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自己有时间做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我才能体会到对时间的把握感。

    愿初心不忘,本科后两年能过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聊我的大学前两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xx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