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凯恩》从寻找凯恩临终前所说的“蓝色花蕾”开始,探寻凯恩的一生。他一生得到又失去无数东西,比如金钱,他每年亏损几百万 ,也要五十年公司才会倒闭;比如爱情,他娶到总统侄女,但为了一个爱唱歌的普通女子离婚,之后第二任妻子也离开了他;比如他庄园里的各种收藏,在他死后都扔进熔炉化为灰烬。
那个最终无解的“蓝色花蕾”是他一生的遗憾,就如同他始终想要的爱,从他父母为了让他继承巨额财产把他送离身边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活在耿耿于怀中。从此,他以为金钱是爱的唯一表达方式。他努力挥霍金钱,用金钱换一切他能换到的东西——舆论的导向,最尖端的报业人才,两任夫人。
这部影片里最震撼的情节,是当他被揭穿婚外情时,毅然离婚娶了第二任妻子,因为女孩喜欢唱歌,他就出资建了一个歌剧院,把女孩打造成歌星。这是多少女孩都羡慕的宠溺吧。可原来,他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即便女孩的嗓音条件根本不适合唱歌,被老师耻笑,被观众不齿,紧张到大量吃药 ,他也要逼着女孩去唱歌,用金钱收买评论家,收买最好的歌剧老师,建一座独属于她的歌剧院。能把一个原本热爱歌唱的人,逼到说出“难道我就是活该唱歌的吗?”这是多恐怖的“爱”。直到女孩因为压力过大,吃下过量镇静剂,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才终于逃脱“歌星”的悲惨命运。
曾经在张德芬的书里看到过一句话“我们做的每件事,其实没有一件不是为了自己。”在凯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就如同他第二任妻子说的,“你从来没有给过我想要的东西”。那种看似挥霍无度的豪迈宠爱,都只是为了满足凯恩自己的虚荣。他渴望用金钱买到成功,买到关注,买到爱,却从来不在乎对方想要什么。
这大概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错误,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去关心伴侣 ,却把伴侣越推越远,因为其实我们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自己。我们关注对方的行程和喜好,只是因为害怕孤独,我们关心伴侣的身体,更多的出发点是担心伴侣如果身体不好会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带来很大的负担 ,或者干脆丢下自己。所有的争吵,所有对方不领情的好意 ,都源自我们的出发点本来就是自己。
到了而立之年,身边不少朋友开始面对父母身体衰退的变化 ,那些一次次竭尽全力的抢救,到底是为爱多一点呢,还是为心安多一点呢?一个朋友说,其实她也知道对于患了癌症的母亲来说,生命已经毫无质量,活着不过是受苦,却控制不住自己尽力去挽救母亲的生命,她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其实她只是因为不敢放弃,因为她怕面对放弃治疗之后内心会涌上来的愧疚 ,她虽然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内心却藏着一个脆弱的孩子,害怕失去“靠山”。她真正不能接受的,不是母亲的去世,而是内心的恐惧。
我们对孩子更是如此。明明是孩子的人生功课,却要揽到自己身上,做一个“尽职尽责”的父母,想方设法把孩子培养得更优秀,却忽略了他想要什么,他快不快乐。当年父母在我们身上犯过的错,我们又继续转移到下一代身上。因为我们担心带着孩子出去,他的表现让我们丢人,担心将来有一天他的生活不够富足,会给我们带来愧疚感,觉得是自己没培养好他,担心他将来会回头啃老,我们又做不到合理的拒绝,最终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巨大的负担。
每当我们把别人的人生功课揽到自己身上时,就该警惕,我们又在以自己为出发点 ,表达虚假的爱意了。
我们表达爱的方式,脱离不开原生家庭留下的套路和枷锁。凯恩的父母为了能让他过上更富足的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把他送去银行,让管家看着长大,而他想要的不过是父母的陪伴。从此他对金钱又爱又恨,他以为钱就是表达爱、换取爱的唯一方式。
他在陷入这样的“套路”时,其实心底隐隐藏着恨意。一直到死,他大概都没有原谅大雪天里,突然通知他要离家的父母。原本欢乐的雪橇游戏变成了人生中最寒冷的冬天。他之所以一生都没能走出这个虚假的爱的“套路”,因为他没看清自己原来一直想要,一直耿耿于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他始终没有原谅自己的父母。‘
只有原谅才能真正放下 。我们该相信,无论我们得到的是不是想要的,无论我们的父母看起来对我们够不够好,他们已经竭尽所能给我们最好的。只是他们认识有限,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对我们好的。我们该接受任何人都可以犯错,我们可以,我们的父母也可以,这不过是个事实,不是过不去的坎。
当我们真正原谅,并且放下之后,才不会无知觉地继续重复和报复,才能带着觉知,清醒地审视自己得到和付出爱的方式,才算是真正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