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学生问题
执教多年,对所谓的“学生问题”一直都在思考。现在越发觉得很多时候都是自寻烦恼,其实对待“学生问题”,需要跳出当前的时间和空间来考虑,可以借助魏书生老师的思路,从宇宙的角度,全球的角度来看,今天发生的“学生问题”还是问题吗?从十年以后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学生问题”还是问题吗?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完全没有必要把“学生问题”看的太过严重!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彷徨,谁的青春不叛逆?请回顾一下你的青春,多用一用同理心来考量,就会感觉释然多了~
1、 价值观问题。很多学生目前的价值观都是“为钱试图”,将来的人生目标就是要赚大钱。无可厚非啊,不是常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吗?生存是第一位的。何况即使是我们教师还不是要为待遇苦苦争扎?何必过多指责学生的“价值观”呢?但是我像对他们说的是,从我的经历还有我所了解的来看,在座的各位,几乎是没有一位有多大可能将来能成为“土豪”的,除非你本来就是“富二代”,这个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留给你们的机会不算太多,还是老老实实的,踏踏实实的从地层开始。所以我想说的是,除了对财富的追求以外,其实更能让你得到满足的是精神财富,如果你有一天能对比如:文学,诗歌,哲学,历史......这些感兴趣,那么你会觉得人生更有意思了,也就是说除了生存,还有更好玩的东西,当然,也许你现在是不太明白的。但是还是希望你能尝试一下,当前很多人都活在第一层次上,包括很多“有钱人”,吃喝玩乐,在我看来只能算是“动物级别”的快乐,低级的享受而已。而当你对人类的精神财富感兴趣的时候,你一定会得到更大,更持久,更深远的快乐!
2、 吸烟问题。这个以前提及过很多了,再次说一下,这是个社会问题,学校无法解决的。以前林则徐可以虎门销烟,现在你能一样去搞吗?林则徐是合法的,你现在搞就是违法的!
3、 养成习惯问题。很多“教育专家”都指望学校能解决学生的这个问题,认为高压,或者纪律管束能改变。其实很遗憾的事,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池水,人还是那个人。家庭教育的缺失,要靠学校教学来弥补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对学生想说的是:右手成为右手就是上天最大的奖赏。那么,你的好习惯,优点就是上天对你最大的奖赏,你必将受益终生。而你的这样那样的毛病,可能就是上天对你最大的惩罚和考验,也许你一辈子都要深受其害。当然你现在说再多,他还是不太懂的,必须要摔跟头,碰壁,吃亏,才会觉悟。我们很多时候不也是这样吗?
4、 “早恋问题”这个也许是很多老师头痛的问题。首先这个“早”能不能算早?回想我们古代,还有很多国家的结婚的年龄。其实不算早了,从科学的,理性的来说,一切都是“激素”的惹得祸,当然还有心理需求的问题。所以只是“恋”的问题,谈不上“爱”,中学生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那么怎么来化解这个问题呢?个人觉得,反倒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爱情”,比如推荐学生看看那些优美的爱情诗歌,比如,普希金,泰戈尔,汪国真,徐志摩......我发现只要是出名的诗人没有不歌颂爱情的。你可以对学生说,你连情诗都不会写,还谈个P的“恋爱”啊。有“专家”说的好啊,我不是怕学生恋爱,而是怕学生不知道怎么恋爱,真是深刻啊!能够有“恋爱”的想法是正常的,但是你要能明白的是“爱情”的美好到底是什么?往这个方向来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说教什么“红苹果,青苹果”之类的,现在的学生什么不懂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醒的是要有底线,后果是无法承担的,这点必须要说清楚,其实很多孩子还是明白的。还是怀念“十六岁的花季”里面的画面,这部已经被很多人遗忘的电视剧,我倒觉得是值得给现在的学生看看的。
5、 手机问题。这个问题好像是个普遍问题了,首先要看看我们成年人自己,有多少低头族啊,何况还是自制力很差的学生。还记得当初什么“开心网”“开心农场”吗?大家偷菜还不是偷的不亦乐乎。我对手机游戏也在一段时间“沉迷”过。那么你要明白的是,过了一个阶段,我们会懂得什么更重要,更值得去做。对学生也是一样的,现在他们是没有多大追求的,所以会沉迷手游,那么本质原因,就不展开讲了。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在政治学习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在拿手机玩啊,是一样的道理。从长远来说,信息化的技术必将来临,对传统课堂的冲击也是必然的,我可以想象的到,将来的课堂也许就是电子课堂了,手机和平板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一个APP来实施教学任务,更加爱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了,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也许甚至,学生不用来学校了,直接在家里学习,但是有一个问题,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了,只是教学而已!
6、 “人品问题”。很多时候学生一犯错,特别是顶撞老师的时候,很容易让教师“上纲上线”说学生道德啊,品质有问题,其实细细的分析一下,很多时候只是性格问题和情绪问题而已。龙生九子,形形色色,自然界中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同样过往的几千亿人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包括性格。虽然有人把性格研究成什么:内向型,外向型,胆汁型...还有什么颜色论,其实都不完全准确。对于性格和人性这个是永远值得研究和讨论的,没有定论。很多时候,你看一个学生不顺眼,觉得满身都是毛病,其实你只是讨厌他的性格而已,所以有人说,性格悲剧才是人生悲剧的根源!即使在同一个单位,你也很清楚的感受的到有些同事是你所不能接纳的,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很多时候不是“人品问题”。就不会斤斤计较了,免得自寻烦恼。
7、 “厌学问题”这个也是伪命题,人作为智慧生物,天生都会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只是当前的应试教育把我们的学生的兴趣给很大程度的消减了。很多时候是,我们的课程设置,还有课程的实施,教师因素,等等不能给他们很大的吸引力而已。打个比方,我们教师的继续教育,“专家”在上面照本宣科,我们是什么情况,还不是想睡觉,玩手机,甚至想随时开溜,是一样的道理,但是不又不得不去,因为你不到就没有学分啊。那么学生不来,就没有毕业证,是一码事情。
8、 爱国教育,很多教师都对当前学生的爱国精神的匮乏感到担忧,其实根本还是因为我们的目前的教育更多的培养的是“利己主义”的精英。大家都在竞争,没有合作。教育搞的是淘汰制,等级制。重点中学,普通中学,火箭班,实验班,985,211,等等,都是人为的在设置着平等和民主的障碍。如果人与人之间都不存在这友爱,关爱,平等与尊重,要谈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何等的艰难啊!我觉得爱国应该是这样的: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的人,爱土地,爱河山,爱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这样就足够了,至于宣传的哪些形式上的爱国主义,最好还是少一点,要么会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要么会盲目自大!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其实是“害国主义教育”。
9、 打架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外解决的很好,既然涉及到了人身伤害,那么就应该用相对应的法律来解决,所以我们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必须要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不是需要我们的教师和政教工作者来当法官当警察,这已经不是简答的教育问题了!当然也不必太过严重化,学生之间的小打小闹,是小事情,可以私下来化解。但是有些校园暴力,校园欺凌就是大问题了,必须严肃处理,严厉打击,你学校连基本的安全都不能保障,还谈什么教育?都是见鬼了!
可能有同仁说,按你说,那么学生就没有问题了,从一定程度来说确实如此。开玩笑的说法就是,中学生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基本都是阶段性的问题,长大以后自然就没有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我们对待学生问题,需要从本质,深层次的分析,辩证的来看,从长远来看,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来看,很多问题就是不是问题了!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有问题!呵呵!
而关于班级管理,目前的专家太多了,理论也很多,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什么兵法,企业化,。。。。。。。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就我这能力和水平,只能是“半途而废”对不住了各位同学,我更想说的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我可能或只能做的比较多一点的就是传道吧!至于解惑,我觉得还是需要自己来领悟吧,因为很多问题我自己都还没搞清楚~呵呵
当然再次强调,今天所说的都是“戏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最后想聊下,关于人生的三件事:一个是自己的事情,我们做好的自己的事情就足够了。二是别人的事,最好就不要去过于操心了,免得自寻烦劳,别人的事情最好还是别人做。三是老天爷的事情,那就更不要杞人忧天了,你想管也管不了啊,包括“天下大事”。
网友评论
提的起,放的下。
对学生问题辩证的看,看问题的本质。
人总归要成熟,成长的。
很多时候只是成长的烦恼。
其实教师的作用也没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