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先进的理念如果不能执行也是一纸空文,不能产生应有的效应,理念习惯化是理念落地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本人倡导的品维教育共有36条,这些人生必备品质、关键能力、价值观念和信仰追求要落地生根,(以小学为例)就必须以解构细化到六个学年中,具体到每个学期,每个单元,每个课时中,这样,六年下来,学生才会具有适应并改造迅猛发展的现在和不确定未来的综合素养,优秀幸福地做人,又好又快地做事。
好的理念变成现实的实施路径
强烈意识
强烈意识就是要认识到习惯的重要价值。让准备养成新习惯的人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为此可采取榜样示范、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內驱力。
制定目标
目标要具体可行、可操作、可评价。如每天下午课外活动在操场跑步半小时,这样的目标就具体、可操作、可评价。
逆向评价
对于某种行为不仅仅是做了,更应该知道做的效果如何。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制定不同的评价量规,通过自我评价等方式保障习惯的真正养成。如通过跑步来养成每天运动半小时的习惯,前20分钟选择慢跑,慢跑一周,记一分;慢跑两周,记二分;慢跑两周,记三分;后十分钟自由跑:跑一周,记一分;跑两周,记二分。当然,也可以以天为单位,对自己的做法进行量化评价,看看是否自己打到了目的,达到了要求可以适当奖励自己,达不到要求,可以适当小小的惩罚自己。
精选活动
为了新习惯的养成,可以根据资源、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等,精心选择有关活动来实现。当然,活动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但要循序渐进的原则。
优化内容
根据自身条件、资源、兴趣爱好等可以选择适合的内容来进行习惯的养成,内容越丰富越利于新习惯的养成。
讲究策略
策略是保证活动的有效性的,目的是要更好地保证效果的落实,如通过跑步来实现运养成运动的习惯,就要讲究跑步前要注意准备活动、饭后不要激烈运动、跑后要注意适当休息等。
持之以恒
新习惯的初步养成需要21天,完全养成需要90天,因此要有信心、有恒心地做某件事,要坚持下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新习惯。
理念习惯化,习惯就会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念才可以扎根、开花、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