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书的无穷魅力,感受书给我们带来的力量。
一、阅读目标
1.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爱读书,让书成为学生的朋友。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提高欣赏能力。
3、通过读书,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阅读内容
在村小,班上的孩子以留守孩居多,学生对于书籍的阅读很有限,并且有些孩子不爱读书,因此对于书籍的内容有以下安排:从图少字少的漫画,过度到有意思的绘本,最后是图少字多的文学书……先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慢慢的,很容易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本学期至少阅读4本书、寒假2本书,(教师选定必读两本,其余学生自选阅读)。
三、阅读时间
1、学生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进行经典阅读、朗诵(唐诗宋词、《弟子规》、《三字经》等)。
2、利用中午的闲散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半小时的阅读时间。
3、让学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半小时的阅读,双休日、节假日每天一小时,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四、具体措施
1、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保证每天读书不少于1小时;除规定两本书目外,自选至少两本书(也可相互借阅),制定出自己的必读书目及阅读顺序。
2、告知家长本学期的阅读活动,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3、每周一举行读书交流活动,可向同学介绍有意义的书籍,读过的好段落、好句子、好故事,阅读后的启发与感悟,制作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等等,与阅读有关的事情都可以和大家分享,并评选出本次班级读书之星。
4、“换一本书,交一个友”。建立好班级“小书库”,鼓励小朋友们好书要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借别人的书,一定注意爱护。
5、学期末学生用生动的文字、优美的图案、明丽的色彩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广泛发动学生,在班级内开展评比活动,每周获得读书之星最多的学生、以及学期末评比点赞最多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礼品。
6、寒假的阅读要求学生可用摘抄、手抄报、读后感、剪报等方式记录下来,开学后可进行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