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可是是什么?

作者: 小小大人呐 | 来源:发表于2016-05-05 13:19 被阅读104次

春晚上一曲华阴老腔,唱出了我们中国非遗的魅力,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一传统的曲艺形式。然而,华阴老腔之外,还有许多我们还不熟悉的非遗等待着我们去认识......比如缂(ke)丝

图片来源网络

缂丝是中国汉族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又称“刻丝”,与普通的织锦方法“通经通纬”不同,缂丝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使得缂丝织成之后颇具立体感,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宋元以来,缂丝一直作为皇家织物之一,其地位可见一斑。由于缂丝织造过程精密,存世作品不多,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图片来源网络

缂丝历史悠久,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缂丝实物是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缂丝舞俑腰带,经考证为公元7世纪时期的物件。

这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它的织造工具是一台木机,几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拨子。织造一幅作品,一般都是集体完成,往往需要换无数次的梭子,耗时极长,对技术和耐心都要求较高,但正因为此,其观赏价值也较高,媲美书画。

图片来源网络

缂丝的美丽得益于它的工艺流程繁杂,一般有16道工序: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等。制造技法也颇多,结、掼、勾、戗更是每一件缂丝产品都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现代社会,虽然不乏优秀的缂丝大家,但想要学习这一指尖上的舞蹈——缂丝工艺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非物质文化继承困难。

图片来源网络

最初了解缂丝是因为一位缂丝手艺人的讲说,听了他的描述,脑海里就不禁构建出一幅美丽的缂丝制造画面。

这门手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创造力和精湛的动手能力,也随着历史的流转见证了泱泱华夏的奋斗历程。其立体感,生动化更是是现代机器制成品所无可比拟的。透过缂丝的每一个纹饰每一处花鸟,我们惊叹前人的智慧,沉浸于静谧中的灵巧。

或许,我们更应该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它,传承它。

相关文章

  • 缂丝,可是是什么?

    春晚上一曲华阴老腔,唱出了我们中国非遗的魅力,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一传统的曲艺形式。然而,华阴老腔之外,还有许多我们...

  • 国际展览中心

    京扇子,缂丝。

  • 缂丝

    螺祖桑蚕始绿柔,经天纬地衍丝绸, 不知妙算神机杼,三祝华封缂锦秋。

  • 河北缂丝

    7月20日在河北涞源非遗展示室里看到了缂丝作品和缂丝传人,大为惊奇!在我的印象中,缂丝是江南人的手艺,尤其以南京一...

  • 美人|缂丝

    团扇有情 清风徐来 用典雅来塑造 方圆自如 静才生美 画面醉心才叫美 缂丝有法 百物赋予灵 尽展中国风采

  • 苏州一日(二)

    三、缂丝 原谅我的孤陋,今日之前,我竟未有听说过缂丝工艺。 他们说,那是刻在时间里的丝路。我说,那是丝线用经纬成就...

  • 一寸缂丝一寸金:“丝织品中的爱马仕”究竟有多美?

    缂丝是中国丝绸工艺的最高巅峰技艺,被誉为“织中之圣”。因其图案精美,工艺极为复杂,得之不易,因而有“一寸缂丝一寸金...

  • 石慧说礼:缂丝——织中之圣

    缂丝起源大约在公元7世纪,源于古埃及和西亚地区的“缂毛”工艺,自汉至隋唐传至中原内地,逐渐发展为丝织品“缂丝”。缂...

  • 团扇

    缂丝团扇鎏, 宫墙红袖, 锁闺阁, 不闻香瘦, 起风唤山水昨。

  • 【My learning experience】(147)欣赏当

    缂丝作为传统的丝织品种,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通经断纬”的独特工艺,使织物正反两面都没有浮线,成本很高,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缂丝,可是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ed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