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究竟是一件痛苦的事吗,在母体中是否是真正值得向往的伊甸园,我不知道,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现实的社会,我们回不到母体,我们已经开始认知。所以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一次次在废墟上重建我们的认知堡垒,让自己获得一种区别于普通人的认知,由单向度一维认知转向矩阵式认知。拥有了认知的比较优势,具备了人生的省察能力,我们才算是真正体验了在真实世界做人的感受(说不定还能发现我们其实也是在母体中,在程序数据中)。
所谓“认知”,就是提问题;所谓“非认知”,就是不成为问题。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小伙伴看到那道看似简单的数字题,知道是陷阱,但还是一筹莫展,半天想不出解法。
的确,我们需要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来看出题的初衷,把他的认知囊括在自己的认知体系内,才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词反复听到吴伯凡老师讲到,就是矩阵。除了Matrix表达的母体这个含义之外,我第一个看到的矩阵就是:
不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样一个矩阵,苏格拉底最后做到了知道自己不知道(清楚自己的无知,认知边界),这是多么强大超脱的认知能力,以至于和大众格格不入,带来了杀身之祸。
矩阵之月亮与六便士告诉了我人们应该如何拿捏眼前的苟且与远方。
矩阵之双环学习告诉我不要拿着锤子走天下,更强大的武器在于因时使用各种工具的能力。
矩阵之双纬思维告诉我点可以连成线,可以看见和避免陷阱。
矩阵之多维思维告诉我线可以连成面,面可以构成体,在这个层面思考和认知,世界将会全然一新,解决问题将会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我的理解不尽然准确,但是我愿意随时推翻重来,体验一次次的认知时的痛苦与认知升级时的愉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