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芳草集谈天说地散文特辑
读书笔记:濂溪先生周敦颐

读书笔记:濂溪先生周敦颐

作者: 一帆风正 | 来源:发表于2023-10-03 07:28 被阅读0次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 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被尊称为“理学派开山鼻祖”,是北宋五子之一。

周敦颐著有《通书》《爱莲说》《太极图说》等。周敦颐是宋明理学创始人,他继承《易经》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他的学说对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庆历六年(1046年),周敦颐在担任荆湖南路郴州郡郴州县县令年期间,最突出的政绩是兴教办学。一来郴县,周敦颐就在公务之余,利用旧有的县学兴教讲学。二程的父亲大理寺臣程珦在南安(今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认识了周敦颐,见他“气貌非常人”,与之交谈,更知其“为学知道”,同他结为朋友,随即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至南安拜其为师受业。

庆历六年(1046年)冬,周敦颐升移到郴州的桂阳任县令(今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皇祐四年(1050年),被改任为郴州桂阳令,继续兴教办学。至和元年(1054年),周敦颐改授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到任时,当本地人得知他就是当年在宁做官时能辨明疑案的周敦颐,就高兴地说:“他是可能明辨是非安宁刑狱的人,我们这些人找到诉说的人了。”

熙宁五年(1072年),周敦颐不幸感染了瘴疠,辞官归隐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他将母亲的坟墓也从润州迁来葬在离他居所很近的地方。他将门前的小溪正式命名为家乡的“濂溪”。定居于江西庐山濂溪书堂。熙宁六年(1073年)六月七日,病死于庐山濂溪书堂,终年五十七岁。

周敦颐在治学中,提出许多新问题,并作出新的论断,把儒学推进了一步。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南宋理宗时,诏从祀孔子庙堂,其理学奠基者地位为官方所承认。

周敦颐是宋明道学的开创者。在当时儒、佛、道合流的形势下,从对于《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学说等思想资料进行熔铸改造,并为宋以后的道学家提供“无极”、“太极”等宇宙本体论的范畴和模式来说,周敦颐确有“发端之功”。二程的“扩大”,朱熹的“集大成”,就一定意义说,都不过是在周敦颐原有的思想基础上使道学理论更加完善化、系统化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濂溪先生周敦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jo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