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的核心关系
我的初印象:应该包括几种大关系吧。有关于逻辑的因果和相关关系,也有人物关系。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才能够能更好地组织行文。而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则对于情节的展开必不可少。
作者的观点:它主要指的是核心人物的核心关系和次要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强关系”和“弱关系”的问题。一旦你找出“强关系”和“弱关系”,就可以循着“强关系”和“弱关系”这两个点,去拓展写作空间。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强关系”和“弱关系”,在写作时可以彼此转换,把“弱关系”转化为“强关系”,把“强关系”降为“弱关系”。
我的思考:这里的核心关系更侧重人物上的相互关联。而对于“强关系”和“弱关系”的选择取决于文章对于某类人物的刻画,当然根据“强关系”和“弱关系”也要注意笔墨上有针对性的取舍。
语言问题
我的初印象:包括词性和词语的准确性,以及语义在逻辑上的连贯性。前者重视的是词语本身的含义和语境的结合来选择合适用语;后者强调所选词语与上下文相承接的一致性。
作者的观点:语言问题不仅体现在字符和它的意义上,还有发音也非常重要。发音是对语言的一种外显呈现,语言则决定我们表述,决定我们交流,决定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
写作课的基础是语言,要研究语言,感受语言,运用语言。我们通常所谈到的思想,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如果语言关都没过,连基本表达都无法有效完成,思想顶多也是别人的跑马场。
我的思考:语言作为写作的基础,也是在此基础上来呈现我们思想的载体,确实有被自己忽略掉。我想现在的自己过于浮躁,一心想着怎样让自己的文高大上,思绪有深度,却忘记了写作的基础,对语言本身的了解与运用。
家庭关系
我的初印象:家庭关系更多地还是对于小说场景的构造。在一个大家庭中可以容纳多种人物关系,以小见大,来表述整个社会的某种现象或际遇。
作者的观点: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差别,体现在对待一些具体事物的态度上。这是基本的家庭关系,也是所有社会关系中的基本构成。处理家庭关系自然也成了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的重要课题。
文学,扩展到整个人文科学,主要是研究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我们培养文学素养的启蒙场所。
我的思考:家庭关系从文学方面来解构的话,主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此过程中所学会与人相处和表达的方式。以此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的一套语言和思维体系,从而对自己的创作产生影响。
书信格式
我的初印象:书信格式对于体裁的要求自是不言自明了。书信是偏严肃的写作体裁,当然也要遵循基本的格式去执行写作规范。
作者的观点:书信要有一定的格式,要具备以下四要素:称呼、内容、作结、署名。而内容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引语:先讲点其他事情,然后再切入正题,这也是“兴”的活学活用。
正文:正式表达意见、理由。
作结:你到底想干什么,要明确地讲出来,让这封信起效。
署名:包括日期、时间、联系方式。
我的思考:说实话,自己好久没有写信了。要是现在让我写一封信的话,我还真会摩擦半天,当然有懒的因素,更多的是忘记了信应该如何去写,写的规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