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读《道德经》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领悟到了老子思想的精深玄妙,那么读《传习录》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华夏几千年文化的浩如烟海。
因为在读《传习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语句,我翻过了《论语》《中庸》《大学》《孟子》《尚书》《礼记》《春秋》......,几乎将古代儒家的经典都粗粗的翻了一次,尤其是《论语》。
本来今年的精读计划中是没有王阳明的心学,而是要读《论语》和《易经》,因为一些特殊的触碰,我将《论语》换成了《传习录》。可是没想到在读《传习录》的过程中,大量的接触到了《论语》里的内容,我顺带着也将《论语》翻了个大概。
说回为什么会改变精读计划,其一是因为朋友的极力推荐,其二是因为我在读《道德经》的过程中曾经了解到,孔子曾经拜老子为师,并且对老子倍加推崇,深感自己的学问不及老子,于是在我心里出现了一个谬误:既然我已经学习了老子的东西,孔子虽为圣人都觉得自己比不上老子,那我先读了老师的书再回去读学生的书,不是倒着走吗?我觉得自己应该要向更加厉害的人学,孔子的东西可以暂且搁置,迟些再读。也就真的搁置了。
选择王阳明是因为觉得他比起别的圣人先儒,相对离我们的时间要近一些,再加上他的一生真是足够的传奇,又受到很多实干家的推荐。在现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仿佛缺乏的就是一种实干的精神。所以最后决定了读他的《传习录》。结果在读《传习录》的过程中却渐渐的让我领略到了《论语》的魅力,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下间的道理皆有出处,而越是精深的道理,就会在实践中不断的被验证和传承,后人的践行越有效,这些道理也就会越来越经典。
老子践行了《易经》中的道理,孔子又践行了老子的学说,而孔子之后的人也在践行孔子的学说,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实践、论证、丰满,才有了我们今天如此丰盛的华夏文明。而我实在是走入了思维的误区,才会认为孔子的东西比老子的浅薄,而搁置了《论语》。
不过幸好,我有一颗向“道”的心,所以大道并没有遗弃我,而是换一种方式引领。读《传习录》顺便一起读《论语》。以致于我现在特别相信,万事万物在冥冥中总有牵引,这世间真的是存在着一种吸引力,你想要的东西,只要你足够的诚心,总会有一种方式来到你的生命中。
也正是这样,我在读《传习录》的过程中对孔子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也特别的喜欢。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有一段,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意思是: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在《传习录》的记录中,王阳明曾多次在与弟子的探讨中提到过“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之间的分别,所以我很认真的翻查了典籍去了解相关的解析。
《中庸》中的也有这样一段话:“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解析过来的意思是: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三种,有些人天资聪颖,能从自然的生活中就获得了知识,而有些人就是通过专门的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还有些人是因为通过解决一些困难疑惑才会知道,虽然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一样,但只要能学到了知识效果都是一样的。在行事上,有人是心安理得,发自本能自然的去做!而有些人是处于对自己有利才会去做,还有些人是勉为其难的去做,但只要是成功了也都是一样的。
咋一看上去道理都是差不多的,可是细细品味之后,其中又隐约有着一些很微妙的差别。
《中庸》里的意思简单的总结一下就是不管你是怎么知道的,但只要你最后能知道就好。不管是怎样成功的,最后成功了就行。
《论语》中的意思却是人必须要“有知”,不管你通过什么路径如何去“知”,但你必须要能够去“知”,如果你最终是无知的,就必定是卑贱的。
这样一来,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庸》里讲的是一个结果,而《论语》里讲的却是一个开头。
虽然世间事,很多人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去追求,可是没有什么事是可以跳过开头,省略过程,直接就得到结果的。更多的是,没有开头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结果。
孔子很真实的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道理,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是很厉害的,但是也是极其稀有的。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要靠学而知之的。不管是主动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学习,你都一定要去学习。因为只有学习才可能令到人有所开悟,有所改变。假如一个人视野局限、思维局限,已经困顿到不行,仍然不愿意去学习的话,这一生恐怕也就没有什么出路了。
在生活中接触了太多这样的人,人到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却因为长期的在某一个环境中安逸的待着,固化了思想与时代脱节,导致在面临一些事业发展上的意外变故时瞬间失去了方向,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不忍心看着他迷茫困顿,于是你告诉他:你何不试着去学习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或许能带来些改变呢?他的反应往往是,都这个年纪了,学什么都不学会了,也没有那个精力去折腾了。
甚至有些老板,经商多年,公司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业绩下滑。究其根源,是经营方式的落后,还有管理方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不忍心看着他每天焦虑发愁,于是你告诉他:去学习一些新的营销手法和管理思维,转换一下思路,改变一下管理的方式,或许会有些改变吧!可是他去告诉你:都怪现在竞争太多,经济环境也不好,学什么都是这样的,不会有太多的改变,自己那么多年的生意经没有什么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只剩下沉默,也只能沉默。无知的固执是真的很难扭转,他们拒绝学习新的东西,也就顺带着拒绝了改变,拒绝进步。这样他们就只能继续的陷在一个自我构建的死循环里跳不出来。
我觉得孔子的这句话真的是太应该要讲给这些在困境中自怨自艾的人听,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迷茫。全都是因为无知。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发展的速度正在呈几何倍数般的速度增长,我们谁能保证以现在的认知能够预测到5年后,10年后的发展情况呢?如果我们不持续的通过学习提高我们的认知,可能下一年发生的事都在自己的认知领域之外。所以,我们怎么可能不去学习呢?
生而知之是不现实的存在,但是学而知之绝对是可以通过努力做到的,不管我们想更好的做好工作,还是想更好的生活,都需要不断的学而知之,主动也好,被动也好,当新的事物来到你的面前时,你必须要去了解,了解了之后才有可能做出选择和应对。如果,你始终保持抗拒,你真的随时可能被时代抛弃,最后可能就会沦为孔子说的“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为什么在复盘的第一天,我要来讲这个“学而知之”的问题呢?看完《传习录》我非常深刻的认识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但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是要能“知”,如果“不知”“无知”,又何来行呢?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知行合一而致良知,是因为他从小就坚持“学而知之”,且终生不断。所以想要开启“知行合一”的人生模式,先要能“知”,如何才能“知”呢?孔子早就告诉了我们“学而知之”。
怎样才能开启“知行合一”的模式?走近先贤王阳明之九十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