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自由写书单
初入佛学,或有兴趣之士,我推荐6本

初入佛学,或有兴趣之士,我推荐6本

作者: 鸠摩罗什new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21:55 被阅读34次

小时候的记忆里,是几个老太婆在屋子里围绕一张桌子念佛。桌子上摆满了黄色的佛纸,每个人手里有一串念珠,念一句佛号,就转动一颗珠子。有古老的铃,有香缸,上面插着几只香,余烟袅袅,环绕着这群虔诚的老人。我有时候也会装模作样地学着她们,好像自己变成了信徒。

每逢过节,家里除了祭祖,还有请菩萨,来保佑全家平安。做素菜,点蜡烛,磕头,烧佛纸,这些习俗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里了。

懵懵懂懂的我,也许是前世因缘,让我有幸亲近佛学,对生命有所感悟。话不多说,下面推荐几本佛学入门书籍。

1.《佛学入门》

难度:一星
掌握教义和佛教专用词汇,明白佛教发展史

《佛学入门》是由著名佛教大师圣严法师编写的学佛书籍,与《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并称为“学佛三书”。圣严法师根据当代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了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还原了佛教的本来面貌,揭示了佛教的基本教义。释迦牟尼的成佛之道,佛陀的教义及教化,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及教团发展。何谓四圣谛、五蕴、十二因缘,因果与因缘,唯心与唯名,活佛与活菩萨。学佛的基础,在家居士如何学佛,修行的次第和方法。内容简明扼要,是佛学界公认的最权威、最平易的学佛入门书。

2《谈佛》

难度:三星
掌握佛教起源,了解用唯物主义解释佛经

一本关于佛教认识的书籍,以季羡林自己对于佛经的认识来解读佛教。是一本相对浅显的书。

季羡林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阐述了佛教的起源、发展和在印度衰微的历史,以及佛教是如何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发展和演变的。该书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以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提出宗教的产生是由于群众的需求,而宗教活动必须与生产活动相适应是宗教发展的规律,佛教亦不例外。因此与其说是“季羡林谈佛”,更应该说是“季羡林谈佛教”。

3《八万四千问》

难度:一星
掌握佛教专用名词,解答了一些俗人的问题

书中所论,都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同时也可能是一个热心寻求智慧的中国人最常遇到疑惑的地方。包括如何认识佛教、因果与轮回、佛法与日常生活、烦恼、爱情、关系、婚姻、我执、上师、活佛、传承、佛教与现代教育、佛教与艺术、佛教与社会等。宗萨仁波切以超凡的智慧和幽默的语言为舟楫,帮助大家在这个物质主义空前强大的世界里弄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

4《景德传灯录》

难度:3
网上找白话文看,了解禅宗整个历史传承脉络,了解一些禅宗公案,是禅宗权威书籍

为宋真宗年间释道原所撰之禅宗灯史。其书集录自过去七佛,及历代禅宗诸祖五家五十二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灯法系。此书编成之后,道原诣阙奉进,宋真宗命杨亿等人加以勘定,并敕准编入大藏流通。 《景德传灯录》在宋、元、明各代流行颇广,特别是对宋代教界文坛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5《高僧传》《续高僧传》

    难度:3星

网上找白话文,了解得道高僧的历史,从而看到中国历史上的佛教发展。权威著作。

高僧传,佛教史书。又称《梁高僧传》。南朝梁僧慧皎撰,共十四卷。类传体。所载僧人,从东汉永平十年(67)至南朝梁天监十八年(519)四百五十三年间,共二百五十七人,附见者二百余人。分为十门: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亡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每门都加以评论。此体裁大体为后世僧传所因袭。慧皎自序:“尝以暇日,遇览群作,辄搜捡杂录数十余家,及晋宋齐梁春秋书史,秦赵燕凉荒朝伪历、地理杂篇、孤文片记,并博咨故老,广访先达,校其有无,取其同异。”其资料广泛,不仅可补史阙,且资校勘之用。因当时南北分裂,传载僧人详南而略北,所谓“伪魏僧”者,有四人。

6《金刚经.心经》

难度:5星
看原文,反复的读,读上个千遍万遍,等你全部悟透了,你就成佛了。

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昕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什么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

所谓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人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

佛教三藏(经,律,论)浩瀚如烟,无穷无尽,就如佛法无边,在这个末世时代,我们有幸能阅览如此多的经书,是缘分,是福分,应当珍惜。

相关文章

  • 初入佛学,或有兴趣之士,我推荐6本

    小时候的记忆里,是几个老太婆在屋子里围绕一张桌子念佛。桌子上摆满了黄色的佛纸,每个人手里有一串念珠,念一句佛号,就...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62

    “雖於道統之傳,不敢妄議,然初學之士,或有取焉,則亦庶乎行遠升高之一助云爾。”其實這是朱子謙下的話,這個謙下不是說...

  • 佛教说吃肉为杀生,难道吃植物就不是杀生了吗?

    有些初入佛学,或者对佛教感兴趣的朋友通常都会以素食作为修行佛法的第一步,但是,有些吃肉的朋友看到嘴里嚷着吃素的人就...

  •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

  • 人才岂能靠抢?——《念楼学短》学习录70

    原文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 赠赵郡冯学士诗稿记

    韩文公云:"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盖风土使然尔。我初披薙赵州,虽入缁流,因习气炽盛,难守清训,或入歌楼写艳诗,或结...

  • 心态比财富更重要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酒所伤。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

  • 《增广贤文》蒿下有兰香  白屋出公卿

    原文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酒所伤。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无限朱门生饿俘,几多白屋出公...

  • 汉武帝的人材观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驰之士,亦...

  • 因果是科学

    《世法哲言》(七十一) 佛学绝不是阴阳风水、算命星卜、测字看相、妖言弄鬼之怪力乱神。佛学唯因果,入门戒定慧,初习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入佛学,或有兴趣之士,我推荐6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yf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