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房子是在我们结婚前不久买的。当时年少,双方父母都在外地老家,没有人帮忙出主意。我们并不知道考虑什么学区房,什么开发商,什么物业,什么升值空间。只知道爱人的工作单位就要搬到城南了,于是就在城南找了一个相对便宜的房子。
房子是准现房,已经盖好,就等着过半年交房了。本来已经售罄,我们是通过中介买的二手的。我们东拼西凑借了不少钱,才终于凑够了首付款。那天,我们打了车要去中介付款,司机大叔很健谈,聊了几句后,得知中介要我们把款付到他们私账上去,提醒我们这样风险太大,劝我们跟中介问清楚为何不是付到公账。我们突然提高了警惕,和中介沟通了很久,最后总算顺利签了合同买到了房子。
交房也是历尽了千辛万苦。正值政府大力整顿房地产市场,而我们的开发商五证不全,导致我们的房子迟迟不能交付。最后被迫签署了一个非常不平等的补充协议,才算是交了房。
紧接着是装修,为了省钱,我们没有全包,每一项都是找的不同的人,他们不是什么公司,而是个人成立的装修队。我们平时都在上班,只有周六日才能去看看。我们租住的房子距离新房很远很远,要倒一次公交,走一段距离才能到,大概需要将近一个半小时。每次去一趟都忙一天,回家时大多已是天黑,筋疲力尽的我们,能在路边的沙县小吃来上一份鸡腿饭,就是莫大的幸福。有一次,还把手机给落在了公交车上,幸好遇到了好心人捡到,归还了我们。还有一次,给我们装室内门窗的的大哥,装完要走时已是天黑,我们也打算要回去了。大哥问起我们在哪里住,正好顺路捎了我们一程,下车时对人家是千恩万谢。简简单单地装了一下,屋里的灯泡还都是交房时带的白炽灯。总之,我们的标准是能住了就行。
然后就是买家具家电。在经历了买房,装修之后,我们早已是外债累累,根本没钱买家具家电了。只好申请了取出公积金,但是需要流程,为了早日住进自己的房子,节省一些房租,无奈办理了信用卡,买了最基本的家居用品。这些都是从各个地方买的,有网购的,有去附近县城批发市场买的,有在商场买的,最后拼在一起摆在家里,感觉甚是混乱。
待我们住进去,才发现各种问题。卧室开关装在了门后面,本该保留的插座却被贴上了墙砖,燃气灶距离天然气管道太近,导致我们长期只能使用一个灶台来做饭……
好不容易住进来了,水不是市政水,电也是临电,燃气也不通。水还好些,电是经常性地停,尤其是夏天最热冬天最冷的时候。供暖是自己烧燃气壁挂炉,但是因为不通燃气,暖气没法烧,冬天只能开空调,而一开空调就会停电。那一年正赶上我怀了我闺女,天气冷,没暖气,没电,想喝口热水都烧不了。在全体业主的竭力申请下,燃气终于通了。此时闺女已经出生,我们庆幸还好孩子不用受冻了。但是到了夏天,晚上一开空调就停电,孩子热的睡不着,我们只能轮流熬夜给她扇扇子,这样的长夜漫漫又历经了好几年,终于等到了市政电。
邻居热衷于养狗,在公共区域,正对着我们门口的窗户下,他养了一条狗,成天在那里吃喝拉撒,时不时还会放开锁链让它自由活动。我们门口经常到处都是狗尿和狗屎,一开门一不小心就会踩到。而且最要命的是那气味透过防盗门都能闻得真真切切,客厅都没法待。我在楼道的墙上贴了多次提示,都没能阻止这些事的继续发生。还有楼上的房子漏水,楼下长期没人住,浴室的加热器长期通电导致着火,浓烟跑到我们屋里到处都是,找了物业才查出来是楼下着火,幸而火势不大,很快被控制。
门口的路修了一年又一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绕过比农村土路还落后的小路,共享电车走到一半都会自动断电提示已不在服务区,不得不推着车子原路返回。苦恼过明明房子背后就是二环路,可奈何土地归属问题,后门不开,我们每天只能绕远走坑坑洼洼的土路赶去学校和单位。
我们依然还是在这里住着,水电燃气问题都已解决。路也已修好,后门也已开,房本也已办理,养狗的邻居也已搬走,周边的破旧违建也已拆,对面还要建个公园。一切都明朗了。但是我们的房子却越来越住不开了。“是时候该换个大房子了!”我们都这样说。可是,好舍不得啊,这里有我们十几年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房子已不再仅仅是房子,是我们十几年全部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