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三本是多愁善感,老气横秋的人(从本质上说),但昨天却是从内心里高兴,喜悦,活泼,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再是老态毕露,而是青春万岁!
从前天开始,那太阳也仿佛年轻了许多,大大方方出来了,也是一副青春靓丽的模样。围桌而坐腻烦了,正想着去“踏秋”,去领略秋的奥妙,便引诗情到碧霄,正不知如何是好时,想什么来什么,心想事成了。
大云山,上世纪八十年代去过一次,几年前也去过,相比前几次的“郁闷”,这次快乐多了。(说“郁闷”又其实不妥,也有快乐,如果说找到了快乐的源泉,只是那“泉水”有大有小,而这一次却是那有温度的泉水哗哗地流出来)。作为邵东市范围内海拔最高的山(900多米),站在山顶上,确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别人是一屁股坐三省,而这山是一屁股坐三县(祁东、衡阳、邵东),眺望远处,群山环抱,连绵起伏,青山如黛。而那红瓦白墙的民居建筑如散落的珍珠,点缀在这山的海洋里,显得静谧,悠闲,自然,它们是海洋的骄子,珍珠贝壳么?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群青年男女,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又是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派头,一个小小的大云山算什么呢!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踩在脚下!结果是吃尽苦头。那时候没有路,也没有向导,或者高人指点一下,只有鲁莽,只有蛮干的勇气,完全没有路,劈荆斩棘,攀爬悬崖绝壁,硬生生踩出一条路来。几个男生也不好露出胆小怯弱,山三本是最没勇气,甚至看一眼那高山,那悬崖峭壁都要“昏厥”的,却无端的涌出男子汉的气概来,当起开路先锋。费尽千辛万苦到达山顶,山三全身湿透,瘫在山顶上,回来后被“敌人”找上,大病一场。
有人提议开车上去,或者停在半山腰,山三便在心里挣扎:去年在新邵龙山差点昏厥过去,差点倒下,“青山埋忠骨”了,把同去的同伴吓得半死,今天又是“悲剧”重演?有几个户外行走的好手,尤其是谢局长,他提议愿爬山的爬山,愿坐车的坐车,愿爬半程的也行,民主作风如一股春风吹遍每个人的心头。山三也想坐车,不出一滴汗就到山顶不是很轻松么?但又想若是如此,不如不出来,又如何领略户外活动的美好呢?便鼓起勇气不坐车,当谢局长的“跟班”,跟着他迈开步子爬起来。
谢局长看我拄着一根“歪里八扭”的小棍子,便说看到合适的小杂树,我给你砍一根,我有刀子的。山三以为他说说而已(这种事情也是经常见到,一些领导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说说罢了,显得对人的关心),但他却是真的放在心上,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山三,这根如何?那根小竹子行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给山三找到了一根比较直,大小合适的小杂树。他拿出一把可以折叠的刀来,原来是一把小锯子,很锋利,三下五除二就把小树变魔术般的变成了好看适用的拐杖了。
山三觉得这根拐杖不只是好看,而是有温度的。谢局长多年前就认识,他亲和热情,像大哥哥一样(其实他比山三小一岁),不摆官架子,比较少见。拄着这根有温度的拐杖,山三也不好半途而放弃,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即便落后,也是鼓足勇气,不甘落后。他后来看到一根更好的,又动手锯了一根,做成与他手里的一模一样,但山三嫌短了,只好丢弃,“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
山三不时抬头望山顶,还有好高好远呀?在半山腰休息了片刻,谢局长拿出几个桔子分发给众人,补充能量,山三已经是气喘吁吁,精疲力竭,正想好好休息一下,想什么来什么,这太阳是温暖的,这团队是温暖的,这桔子、酸奶和拐棍更是温暖的哦!
在山顶照相时,恣意挥洒的气息不输几十年前的青春洋溢,大爆发了。红上衣,黄毡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美国西部的牛仔到大云山来了!有队友便调侃,老兄那黄帽子看似金光灿灿,“黄袍加身”似的,其实不如换成绿帽子更好看呢!一语即出,一片欢腾,欢声笑语惊到了大云山上的白云,你看那云是不是也在笑得合不拢嘴呀?李白不是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么?
山三与他们也有好几年不在一起,但一点也不违和,不疏离,一见面就融入到团队了。很难得的。有些人天天在一起却有违和感,不认识似的,有些人几年见一面却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感觉,奇怪得很。
在一起,插科打诨,卵话满天飞,绰号满天飞。到同乐坪水库时,一个手肘子弯的地方,一女士说,这里好安静,建个房子住这里是神仙日子呢!那“炮”立马说,怕不算什么,太孤独才是最可怕的!那“羊”便说,养几只“狗”就不孤独了!“还是养“羊”好!并且每只“羊”起人的名字,如“某某”之类,黄昏时主人问“某某”回来了吗?“咩咩,咩咩”,回来了!”大家笑弯了腰,那“羊”便反击,“养鹅好,鹅呷“蛇”呢!”有女士好奇,鹅这么历害呀?若是被咬不中毒么?不怕的!鹅百毒不侵呢!““人”这么高,它不怕么?”不妨事,“狗”眼看人低,鹅也一样!有人提议,养鳖好,“龟蛇静”……
各位看官,是否被上面这段话绕糊涂了?快乐的人,志同道合的人,性情相似的人在一起才有趣,才快乐无比,才觉得时光过得飞快,又仿佛倒流,青春万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