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如诉

作者: 恍恍一日 | 来源:发表于2018-03-17 08:18 被阅读0次

人如果靠回忆活着,说明已经老了。我还年轻,但是最近几年,我的回忆和展望并存,也许因为我开始老去,也许因为害怕老去。这几天一直在读杜拉斯的《情人》,可是脑海里总是冒出《琴声如诉》里开头钢琴老师教小孩钢琴时的那几句,“Moderato是中速的意思”,“降b小调”。小学暑假在爷爷家里,喜欢翻那几本《外国文学》,每本都被我翻得皱巴巴。《琴声如诉》就是其中一本的第一篇。

当时我先看的作者简介,杜拉斯消瘦但睿智的面庞让我印象深刻,那双眼睛深深看向远处。书里讲了什么,我只记得开头,在我读《情人》之前,它也仅仅是让我记得它,但在读《情人》时,我却总是想起它,想起那反复单调的语言,模糊的人物性格,总是像呓语般发生的对话,和那股透出来的清冽的气质。

《情人》写得美极了,王道乾先生真正翻出了它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整本书就像是一杯水,被一位老人颤颤巍巍端起来回忆往事,水面随着老人回忆时的心情波动时猛烈时轻柔地荡漾。读完后,我想要再读一读《琴声如诉》,现在读和那时候读的感觉肯定不一样。那时候我不懂杜拉斯,不懂得她的语言魅力,更不懂她的爱情观,我想现在我一定比那时候稍稍懂点了,在此基础上我也能更好地读懂只凭开头就显露出独特气质的《琴声如诉》。

那时候在爷爷家读《琴声如诉》之前,我最喜欢读《青春之歌》,到现在我也觉得那是本极好的普及抗日救亡那段历史的读物。字的排版密密麻麻,我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现在想来,是因为故事性极强,人物也是栩栩如生,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而《琴声如诉》呢,对话出现频率高且短促,开头几乎全是对话。这种反差让我觉得很有趣,可是读了就发现,这看上去简洁,却更难读了。那时我读到咖啡厅命案发生后就没再读了,直觉告诉我,里面的内容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可将近二十年过去,我还是会想起当时读它的情景。就好像一个男孩,遇到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初看眉眼冷淡,气质疏离,男孩见了不敢靠近,就走开了,但心里却给她留了个位置。过了很久,男孩长成了一个成熟的男人,再见那个女子时,领略到她的味道,想要去追求,就像又一次打开这篇小说的我。

可是,我不曾想到,在重温这篇小说时,我脑海里却不断闪回当时读书的场景:我坐在爷爷的书桌上读着,晕暗的灯光,竹条编的椅子,书架上有四大名著、几本抗战小说、还有一些史料,我记不太清了。爷爷喜欢研究历史,书上全是笔记。爷爷字也写得好,刚劲有力,那蓝墨水的颜色我至今还记得。

他沉默寡言,但是会在我午觉的时候给我扇扇子,傍晚陪我看动画片。我喜欢他做的乌白菜炖豆腐、炖粉条、清蒸鱼,还有他用婴儿米粉做的糊糊,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把原本冲出来稀稀的米粉做得又稠又香。小时候受《还珠格格》影响,喜欢画穿格格装的人物像。爷爷把门打开,抬了张小桌子放到门口,让我坐在那儿画,阳光照进来,光线好。我就画呀画呀,等闻到一阵菜香,就知道到中午了,爷爷饭做好了。那时候我还喜欢玩一个游戏,就是当老师。我在小桌子上放上书本,然后模仿老师讲课的样子,摇头晃脑地比划。后来爷爷可能看我这样子有点傻,就不知道从哪弄来张小黑板,还有一盒粉笔。他把黑板挂在门外过道的墙上,我就站在那里,对着楼梯口,想象下面都是我的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脑中还出现了一个男人,以及他念念不忘的,他们相遇的那条街道,一条那会儿上学必经的路。路边的小吃摊是他放学和同学必去的,那里有令他难忘的炸馒头还有冰镇雪碧。他们在摊前吃得酣畅淋漓,吃完就和老板讲价,“老板,多少钱,能比上回再便宜点不,你看我们每天都来。”老板不理他那套,该多少钱就讲多少钱,他们也就哈哈一笑,付了钱就跑掉。后来有一天,他看到那个女子,大约二十多岁,反正比他大。他们对视了一眼,他觉得她的眼神和周围热闹红火的气氛很不一致。他有点讨厌。再后来,他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到外地,他也跟着走了。十年后,他回到故地,在一家小餐馆吃饭时,看到窗外一张有点面熟的脸,他也不确定是不是她。那张脸没有太多变化,还是平静如水的表情,可是比原来顺眼许多,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有种想要认识她的冲动。他跑出去,和她保持着一段距离地跟着她。跟着跟着,就来到了那所学校,看来她还是住在这附近。他看到那熟悉的小摊,不自觉地走上前去。老板看到他,没啥反应,过了一会,他试探地问正在挑串儿的男人,“你是不是上学时常来的那个?”男人笑着抬眼看着他,说:“老板,能便宜点不?”老板照例不理他。吃完串,他想起来那个女人,她已经不见了。他回味着她的背影,突然意识到已经十年过去了。

我无法与小说中的主人公分享琴声中情感的律动,纵然我听出了其中的忧伤。我只愿那琴声可以陪伴我再久一些,让我指尖竹椅冰凉的触感一直停留下去。

相关文章

  • 琴声如诉

    人如果靠回忆活着,说明已经老了。我还年轻,但是最近几年,我的回忆和展望并存,也许因为我开始老去,也许因为害怕老去。...

  • 琴声如诉

    电影《最长的一天》里,英、美、法等盟军用魏尔伦的诗歌作为摩斯密码,传递诺曼底登陆的讯号。 “秋天的小提琴,那长长的...

  • 琴声如诉-杜拉斯

    不过这个城市虽说不大,可每天总有点什么事故发生。 故事不长, 不花多少时间便可以看完。 肖万和安娜两个不能在一起的...

  • 琴声如诉忆师恩

    今晚在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听了一场特别的音乐会。为纪念刚刚离开我们的著名钢琴教育家盛一奇教授,她的学生们和上海音乐学...

  • 琴声如诉-听琴、品中华

    古琴的设计就是中国传统宇宙观、社会观、价值观的浓缩。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

  • 名校大师1对1授课

    尘缘中琴声,月皎波澄。神怡心旷之际,忽一阵微风起伏。远远传来屡屡琴声,悠悠扬扬,一种情韵却令人回肠荡气。虽琴声如诉...

  • 最美纯音 愿时光还是最初模样

    曲声如诉,所有最静美的时光,最灿烂的风霜,而或最初的模样,都缓缓流淌起来。而琴声如诉,是在过尽千帆之后,看岁月把心...

  • 天仙子·鹤舞蹁跹

    馨雨染成天水色。亭榭外一琴两鹤。 琴声如诉曲如烟。 词一阕。心飞越。 ...

  • 想你的时候

    想你的时候 心碎揉断肠 闲敲键盘落灯下寂寞无处话凄凉 风儿凄凄 琴声如诉 倚栏杆 望穿天涯路 想你的时...

  • 为雕塑园琴女雕塑十四行诗

    穿云涉水, 我邂逅你清秀的身影。 琴声如诉, 静听风吟。 海浪声声是你深情的呼唤, 海鸥低回是你缱绻的叹息。 是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琴声如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ek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