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不诉离别苦(原创)

作者: 年糕柒柒 | 来源:发表于2017-10-05 16:37 被阅读0次

                    (一)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一曲唱罢他便去了,倚着她的碑,想小时候她倚着他。


                    (二)

        他们生在陕北的黄土坡上,两家是邻居,常年为那不多的耕地闹得鸡飞狗跳。他比她大两岁。小时候,爹娘干活去了,两人都被锁在自家院里,她胆子小,每天哭的梨花带雨的闹着要找娘。他便翻过两家院子间本就不高的土墙,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掏出一个馍馍。她倒也乖,看到吃的马上就不哭了。后来大了,他便带着她满村子的跑,她总像个小尾巴似的跟着他,一口一个致庸哥哥。为此,他没少被爹打。

        乔致庸十六岁那年,第一次亲了丫头。那是一个黄昏,他和丫头并肩坐在土坡上看日落,身旁的她比自己矮一个头。他转过身,面对着丫头,一脸严肃的对她说“丫头,等你再大些了,致庸哥哥娶你好不好?”夕阳下,早已能独挡一面的少年红了脸。对面的姑娘一愣,低下头去,脸上像抹了胭脂。半响,她才小声地说到“好”只一个字,带着些少女的羞涩,他眼睛一亮,将丫头拥入怀中,耳语道“好,等我们都长大了,我就去你家提亲。”语罢,在怀中人光洁的额头上蜻蜓点水似的一吻。

        那晚,两个年少的人儿怀着各自的心事,彻夜难眠。


                  (三)

        “喵”窗外传来一声猫叫,丫头往外屋瞧了瞧,见爹娘都睡了,才赶紧把窗子打开。乔致庸从窗户爬进来,揉了揉冻红的鼻尖,两人对视一眼,无奈的笑了。

        他们两家世代不和,听村里人说他俩好上了。爹娘自然都是气的吹胡子瞪眼睛的。特别是丫头爹娘。整日将她关在屋里不让她出去。他俩没办法,才想出这么个法子。不过乔致庸觉得这办法笨是笨点,只要能让他和丫头见面,也就无所谓了。

          这天是元宵节,陕北的黄土地上还带着雪。丫头心疼的拍去乔致庸身上的雪,自道“都怪我出去不成,不然你就不会挨冻了。”“哪的话,为了能见我的丫头啊,别说是挨冻,就是上刀山下油锅我也愿意啊。”说着,他从兜里掏出一个纸糊的拳头大小的兔子灯递给丫头,说“这是花灯,插上蜡烛就能照亮,城里人元宵节都玩这个。我表叔从上海带回来的,送给你。”丫头接过,拿在手上细细的看,笑着说“真可爱,谢谢致庸哥哥。”她的两条又黑又长的辫子搭在肩上,眉眼弯弯像刚生的新月,在灯光下,丫头的睫毛映在眼睑上。乔致庸想,是世界上再也不会有比丫头更好看的女孩了。

        他俩有一查没一查的聊着天,声音低低的。丫头把头靠在乔致庸的肩膀上,在暖黄的灯光下,竟有一丝暧昧。突然,乔致庸沉默了一会儿,降低声调缓缓的说“丫头,我表叔这次回来是为了把我接去上海。”“那你去吗”“恩,我想去,上海是大城市,好打拼,好挣钱。等我挣了大钱,就光明正大的来给你爹娘提亲,用八抬大轿来把你娶过门儿。到时候,谁还敢不同意咱俩在一起?”“那你去吧,只要你想,我都支持你。我就在这等你,等你回来娶我,你一天不回来,我一天不嫁。我这辈子啊,非你不可。”乔致庸有些许感动,他揽过丫头的肩,在她额上轻轻一吻。

        临走,丫头从枕下拿出条手帕,上面绣着对鸳鸯,还绣了丫头二字。“你把这个带上,市场看着,就不会忘了。”“傻丫头,怎么会忘了?不会的,相信我啊。”

        丫头看着她的背影,有点想哭,但她没让自己哭出来,她倚着窗框抬头看月亮,月亮皎洁无暇,她的心里却有一丝乱。


                    (四)

        乔致庸一走就是五年,从来没回过村子,村里的人都说,他在上海赚了大钱,买了大房子,安了家还娶了个上海媳妇。

        丫头转眼也二十三了,娘每天不停的催婚。这一早娘又在她窗前尖着嗓子骂道“你个不争气的,都二十三了,再不嫁还有人娶你吗?你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我老了,我可不给你白饭吃。你就等吧,乔家那小白眼狼早把你忘了。”“没有,他不会忘到”丫头在屋里带着哭腔声嘶力竭的喊到“你说不会就不会,我告诉你,上海那种烟花柳巷的地方,漂亮女人多了去了,什么样的找不到啊,他还能记着你?做梦去吧”“不会的,不会的……”丫头哭着,她坐在床上抱着双腿,突然觉得很没有安全感,她声音越来越小,最后连她自己也不确定,他的致庸哥哥到底还记着他吗?


                    (五)

        这天夜里,丫头终于忍不住了,她带着攒了好久的盘缠,上了通往上海的火车。

        她几经波折,终于打听到了乔致庸的家,村里人说的真没错,他在上海成了大老板,赚了大钱。此刻她站在乔致庸的府邸前,望着这栋青瓦白墙,气势辉宏的建筑,竟有些不知所措,她心里想,这么大的房子,得值好多钱吧。

        她不知自己这样贸然进去是否不妥,便问一个在门外玩的小孩“小朋友,你知道乔致庸吗?这里是他的家?”“恩?你找我爸爸做什么?他一会就出来了,他要送我和妈妈回外公家,不过你可别让我妈妈看见你,不然她会生气的。”丫头心头一凉。爸爸?他又孩子了。他忘了自己了。她的眼泪不争气的落下。小孩问她“阿姨,你怎么了?”她憋出一个笑容说“没怎么,谢谢你啊,阿姨走了。”说罢,她便离开了这个让她不知所措又让她伤心欲绝的地方。上海真的很大,可是小小的她竟不知道要去到哪里。

        丫头前脚刚走,乔致庸后脚就和夫人出门了,他听儿子说有个打扮土气的女人来找他,还哭了。他心里一紧,莫不是她?他朝儿子说的方向望去,一个女人带着两条又黑又长的辫子。没错一定是她。他想去追,可是抵不过妻儿的催促,只好罢了。


                    (六)

      五年前,乔致庸来到上海。那时的他,什么都不是。表叔带着他到上海商会的会长家里“拜码头”。可谁知,会长的女儿对他一见钟情,非要嫁给他。会长就这一个女儿,宝贝的不得了,听说她看上了乔致庸,便以自己商会手下所有的资源和优惠权利做嫁妆,要他娶了自己的女儿。乔致庸不干,他想着,自己不能对不起丫头。后来表叔告诉他,丫头在老家已经嫁人了。他的心凉了一半,终于答应了会长的要求。他的婚礼,办的风风光光,所有人都羡慕他娶了个漂亮媳妇,还摊上个好丈人,白白少打拼20年。可是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婚后,他和妻子相敬如宾,对老丈人也十分尊敬,他的生意越做越好,他以为那些过去迟早都会忘记,可今天看到丫头,他才知道,原来有些事情我们以为自己忘了,其实他还在心里,只是被埋在最深的地方,我们假装不知道而已。


                    (七)

        丫头漫无目的的在街上走着,眼泪已经模糊了她的视线。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突然他看见一个叫做兰雅阁的地方写着招聘歌女。她想自己从家里带出的盘缠本就不多,若是再没有收入,只怕是要饿死在这无亲无故的上海了。于是,便进去试了一试。负责招聘的人看着她土气的打扮皱了皱眉,叫她唱首歌。她唱了小时候致庸哥哥教她的哥“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越唱越伤心,不禁哭了起来。负责人惊叹她的先天条件。激动的站起来说“好,你跟着我,我让你成为上海滩的传奇!”

        从那以后,她经历了半年的封闭训练。她的第一次演出在兰雅阁,依旧是那首《更漏子》。第二天,上海各大报社的头版头条都被她占据。她以乔雅兰的身份,惊艳了整个上海滩。


                    (八)

        他们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在一个晚宴上,上海的大多数知名人士都出席了,他们也不例外。

        乔致庸来的时候,她正在露台上抽烟。见他来了,她熄灭了烟,转身就准备走。他开口道“丫头,我……”“呦,这不是乔老板吗?怎么没带令夫人呐?丫头?我想你是认错人了,我是乔雅兰,全上海的人都认识我,我想乔老板也不例外吧。”她用一种娇媚的语气说道,配上她今天精致的妆容,跟上海那些风尘女子无二。“丫头,你别这样,他们告诉我你嫁人了。”“他们也这样跟我说的,只不过,我没信。”她再点起一支烟。“对不起,是我不好,你怎么抽烟了?对身体不好”“承蒙乔大老板关心了,但你还是管好你自己的女人吧,没什么事儿我先走了。”她吐完最后一个烟圈,转身走了。硕大的露台,只剩下乔致庸一个人。

        那以后,乔致庸再没去找过丫头,他们也在没见过面。报纸上隔三差五的有他们的消息“知名歌女被富商保养”“乔氏商行再开分好”他们的名字总一起出现,但他们两人却再无瓜葛。


                    (九)

        乔雅兰死了,说是死于肺癌,半夜送到医院抢救无效,到场死亡。

        她葬礼那天,乔致庸也去了。从不喝酒的他在那天喝的烂醉。回到家他向夫人发脾气,把他这些年的苦都发泄了出来,他哭着说他们以前的点点滴滴。夫人生了气,当天夜里就带着儿子回了娘家,接着乔致庸的商行一家一家的被迫倒闭。他变得一文不名。

        这天夜里他去了丫头的墓。他在这里喝下人生的最后一口酒,他拿出一直放在胸口的手帕,唱着那首她最喜欢的《更漏子》。

        第二天,上海的各大头版头条上充斥着乔致庸死于歌女墓前的新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梧桐不诉离别苦(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ghk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