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才刚刚六点半,阳光早已穿过松树的叶隙,用明媚的光线亲吻大地,打拳的人们寻找着树荫,我在躲闪着阳光,也在抱怨炎热的天气。拳友淡淡地说了句:“收麦子正需要这样好的天,很多打工的人都回农村收麦了”。
心不由得微微一颤,很多年没有见过麦子是什么样子了,更别说收麦子的场景了。整日呆在所谓的城市中,目光所及的都是人工雕琢的自然,比如,这美丽的公园。每天谈论着健身,修身养性,却日见身体和灵魂锈迹斑斑,莫非是缺少土地所带来的灵气吗?看看走在阳光下的自己,打着遮阳伞,还带着长可及肩的手套,整日住在高楼,不接地气不见日光,渐渐已经成了病梅。
这种难以言说的心情一直莫名跟随着,午饭吃面条时,自然又想起了久违的麦子,那种金灿灿的黄一直在眼前摇曳。先说说这面条吧,
麦子成熟的时节那天是我自己擀的,不如我奶奶擀的好,儿子和外甥并不感兴趣。我奶奶擀的面条,那叫一个好,薄厚宽窄都均匀,煮熟了,筋道爽滑,嚼起来,韧性十足。儿子说了,你看你擀的有薄有厚,而且有的都断了。我奶奶和的面特硬,一边和一边用水湿手,面和好了,瓷盆和手都是干净的,不会沾满手面的。放在一边让面醒一会,然后,抡起大擀面杖擀,蹭蹭蹭,伴随着咚咚咚的声音,一会儿就好了。别人端碗吃面条,奶奶从远处就能够看见哪里薄了哪里厚了。外甥瞪瞪黑豆眼,冒出一句,我也会擀面条。儿子说他吹牛皮,你去擀擀试试呀?外甥刚刚吃完饭,真的跑去拿我的小擀面杖,问我要面团。我问他面团是哪里来的,他居然懵了,满脸疑惑,说了句我们都惊呆了的话——不知道。再问你,白面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那麦子是什么时候熟的,不知道。
外甥十三岁了,还是在农村长大的。他振振有词地说:“我们家没有地,我怎么会知道呢!”
我的心好似打翻了佐料瓶,五味杂陈,孩子们根本不能算什么忘本,而是人家压根儿就没有见过那样的场面、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生活。
二
春天,灌溉过返青水之后的麦苗就开始使劲得窜,拔节抽穗,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完成了。感觉刚刚还在如芳草般的麦苗上打过滚,摔过跟头,一转眼,麦芒就开始扎手了。调皮的孩子从麦秆里抽出一只麦穗,吮吸里边甜甜的汁液,便会招来大人的呵斥。采摘一把麦穗,放在火上烧烤一会,皮发黑了,麦子的香味也浓郁了,放在手里搓搓,用嘴吹飞了麦糠,黑乎乎的手心里便是喷香的麦仁。这时候的麦子最嫩,粒粒如翡翠般莹润,天然的香味很是诱人。
奶奶会放在太阳下晒一会,然后在簸箕里搓搓,再筛筛。不像我在火上烤得烟熏火燎的。奶奶总说,旧社会没有粮食吃,麦子没有完全熟透,饥饿的人们就已经差不多吃光了。我想象那时的人们应该和蝗虫差不多吧。现在,每次到麦子即将熟的时候,集市上仍然卖有叫做“捻转”的嫩麦子,就是奶奶搓的哪一种。直接吃,原汁原味的麦子的芳香。如果炒着吃,加些作料和蔬菜,便是另一种饭菜的香了。
割下来的麦子就放在地上晒,晒透了,拿起麦秆,用力地摔,我想象着麦子摔得飞花溅玉般的情景,一定煞是好看的。可事实完全不是那样诗意的,而是人们站在烈日下,用两只手,辅以简单的工具——簸箕,让麦子脱离它的外皮。辛苦自不必说,效率也自然低下。从前的年代靠天吃饭,没有井水灌溉,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收成自然也少得可怜,空空无穗的麦秆也得耗费很多劳力啊!
嫩麦子只是让人尝尝鲜,谁家也舍不得把大块的把麦穗揪下来,我父亲更加不允许。田垄边的埂上一簇两簇倒还可以!农人珍爱自己的劳动果实,因为那里边侵染了他们的血汗,那也是人们生存的根本。民以食为天,很古老也很浅显的道理,几千年前商鞅改革就重视农业生产了,衡量一个朝代是否兴盛的重要指标里也离不开粮食。所不同的是古人把希望寄天,渴望风调雨顺,现代人把希望寄托在农业科学上。
麦子成熟的时节
三
麦子熟了,最先收割的是叫做“场地”的那一块地。顾名思义,是用来做收麦子的场地的。每家很少一块,割完麦子后必须把土地里边的麦茬弄出来,大人锄地,小孩在一旁捡起,装在框里,把它倒在地垄边,再倒上水,洒些麦糠,踩实,尽量弄得平整。记得地头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泥做的河底,河床,更觉得溪流小巧玲珑,随时可以舀水。大人忙着干活,小孩们忙着玩,还不时听从大人的指挥,干些诸如泼水之类觉得很有趣的活。地弄得那么平整是为了移动收割机的方便,麦子也容易打扫。不同于现在的联合收割机,只能靠人力推来移动,一个生产队挨家挨户地挪动。
收割机比成年人微微高一点,前边两个人给它喂带穗的麦秆,但是得有人把麦秆从远处运过来。后边得两三个人整理喷出来的麦秸,挑麦秸特别费力,使用专门的工具——木叉,顾名思义,是木头做的,前边三股有固定弧度的木棍,仿佛枯树的虬枝。木叉挑麦秸特别灵便,手柄和古代人使用的长枪一样长,随手一撂,麦秸就跟长了翅膀一样飞翔,喷出来的麦秸越来越多,垛子也越堆越高,人得抡起叉子往上送,垛子上边也得有人专门接应,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才能把垛子堆砌好。好的垛子像清朝人戴的帽子,下雨天上面湿了,里边依然干燥。旁侧得有两个人装麦子。装麦子讲究眼疾手快,否则,麦子就洒在地上了。如果地多,自然需要人多。家里劳力少的,要两三家联合。收割机转动起来,人必须得随着机器的进度,不允许懈怠。抢收,是不分白天晚上的,无论是日光炙烤的中午,还是月色如水的午夜,都不能停止收割机的旋转。倘若人实在累了,机器关了歇一会。每家每户都会拿出最好吃的让干活的人吃,补充体力。小孩子是最开心的。可以有汽水喝了,也可以在场子里玩,捉迷藏呢,可以钻进整理好的麦秸垛里。大人不喜欢小孩子在场的,担心安全问题,场子的选择一定要临近河,而且要放很多装满水的大缸,那时没有灭火器的,只好采用最古老的办法预防火灾。
那时家家户户都是人工割麦子,我们的那个镇人口格外稠密,人均责任田也很少,一个人也就二分到五分之间,村与村之间略微不同。
麦子熟了,人们会很累,但是人们的脸上洋溢的是收获的喜悦。种了一季,不就盼望这个时刻吗?麦子不仅仅是希望,还是生命。
麦子成熟的时节
四
麦子熟透了,沉甸甸的麦穗弯着腰,泛着金黄的波浪,一眼望不到边,一样的颜色,你不会觉得单调乏味,会有一种自豪和成就感充盈心间。诗人感受到的,和农人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辛辛苦苦地耕种过,才会有不一样的情结,对于土地深深地热爱,才会懂得大地的厚重和博大。
父亲对于家里的一亩半责任田,就是存着这样的感情。每一道工序,绝不敷衍,都是认真地去做好。那时,我作为老大年龄也小,活都是父母两个人做的。年轻的父亲那时真能干啊,仿佛不知疲倦似的,很少看见他在家休息,农忙时更是起早贪黑,忙完大队里的,忙自己田里的。学校放忙假时,妈妈就全力以赴地收麦子。父母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我们姊妹三个是无形地鞭子。
麦浪滚滚看起来很美,用镰刀割起来,却是特别劳累。腿不能伸直,也不能完全蹲下去,用左胳膊揽起一片麦秆,右手挥动镰刀用劲割,麦茬要割得低些,方便种玉米时的灌溉。割好的,需要腿顶住,不让它倒下去,等这一片完全割完了,整齐地摆放在地上。摆的时候一定要麦穗在上边,交错着放,方便晾晒方便打捆。
割麦子是技术活,手快的和手慢的会差很多。把麦子往场地里运,是一项很艰难的活,那时候,用的是两个大轮子的人力车,先把车轮子取出来,把车身放在地上,后边用钢釺插在地上,一捆一捆的麦子颠倒头尾整齐地码在车上,码得跟小山一样高,再也装不上去了,用专门的绳子扎紧。这可是需要很专业的技术呢,而且绳子的两端有专门的木制工具,如果扎得不好,路上开了,会耗费人力,而且也会损耗麦子。一切都弄好了,两个人顶住车把,把车身前边顶起来,一个人进去,把车轱辘放在槽里,开始往前拉。把袢带带在肩膀上,驾辕的人扶好车把使劲拉,后边的人用力推,车子才微微启动,地里边柔软,特别费力。地边上有灌溉用的河,平时没有水,只有灌溉才有水,用两块木板铺在上面当桥,车轱辘必须得恰好通过木板,不能掉在河里。拉到放收割机的场里,一捆一捆地卸下来,摆放整齐。才算做好使用收割机前的准备工作。
这样写着,浮现的是烈日下父母高大的身影,脸有些红,惭愧极了。那时的我没心没肺的,捡地上的麦穗这样简单的活都不想干,甚至讨厌麦子怎么那么多,怎么总也拉不完。妈妈说,让她去捡麦子,捡三天三夜都不会厌烦的。
麦子成熟的时节
五
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在田野里响起,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力活中解放出来。田野里热闹得跟赶集似的,家家户户拿着准备好的袋子等着装麦子,老人的脸上的皱纹盛开成了重重叠叠的花瓣。
经济开放了,家乡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煤炭中转站雨后春笋般出现。因为划拨宅基地,本来就逐年减少的耕地被租赁,成了数不清的煤炭的存放地。很多老人不同意,年轻人却都是举双手赞成的,再也不用种地了,坐收承包费就好了。拿着钱什么粮食不能买呢?
农民离开了土地还叫做农民吗?若干年之后,土地如果想复耕,是需要花费很大代价的。不是所有的农民都会做生意赚钱的,没有了土地又没有工作的农民该如何生存呢?就算有钱,如果市场没有卖粮食怎么办?
所有的疑问挡不住一纸租赁合同。这样解释,担心的太多余了,国家自然有储备粮食,政府也会调控粮食运输,或者进口。总之,有钱就有吃的了。
现代的农业发展需要大面积的耕种,使用机器方便,像我们村的一家一户很少的土地耕种方式,会自然地被淘汰,但是我感觉不是这种淘汰方式。
我的父亲就属于特留恋土地的人,人家厂子周围的七八分地,他承包下来了。方方正正的一块地,土地肥沃,是良田。就是没法机器耕种,可苦了我们了。我已经长大成人,懂得心疼父母,极尽全力地帮他们,那几年,真真正正体验了收麦子的每一道工序,就拿割麦子来说,割一上午,脸已经跟涂抹一层黑炭一样脏,穿着长袖长裤,身上依然黑乎乎一层灰土。有一次割完,接着运输,紧跟着收割,一直到凌晨,等结束打扫场子时,我和妹妹累得躺在麦秸上就睡着了。
麦子成熟的时节
六
谁都知道粒粒皆辛苦,辛苦真的是难以形容,可是人们不觉得辛苦,仍然干劲十足。麦子收回来的晾晒,也是很繁琐的。父母特别细致,毒辣辣的日光需要晒三天,最后一天还得趁热收,装进缸里。收的时候,用大一点的筛子筛一遍,妈妈头裹着手巾,坐在地上摇晃着筛子,把含有麦糠的抓出来,秕一点的或者有些灰尘都会漏到筛子下边。再用簸箕弄干净,才装袋子里。
小孩子可以帮忙干很多琐碎的活,早上用耙子摊开麦子,中午还得翻翻,下午收时用木釺弄成麦堆,还可以帮忙往袋子里装。站得太久,腿生疼生疼的。我想,父母肯定全身都是疼的。
父亲得干体力重的活,背袋子装车装缸等等。用大擀面杖擦在缸里摇呀晃呀的,让麦子装得实一些,缸不够用,上面再照一个竹编圈住。父亲得站在高凳子上才能往里边倒麦子,布袋子放在肩上,一点一点地往里倒。
没有钱买太多的大缸,再说家里空间小,只好想办法往高处发展。现代人多方便啊,收割机收回来根本不用晾晒,直接存贮在面粉厂,吃的时候直接带回面就好了。老一辈经历过的,年轻人怎么会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呢?
粒粒皆辛苦,事实上辛苦二字远远无法包含农民对于麦子的深情。从收完玉米开始,就得翻地,而且是深翻,全凭人力。先用锄头把玉米跟跑出来,捡起来运到外边,然后用长约一尺作用宽约七八寸的铁锹翻地。这些都是体力活,没有力气绝对不能胜任。铁锹擦在土里,两只手扶着锹把,用脚踩在锹的棱上,运足力气让铁锹深深陷入土里,再运用臂力把整个一铁锹土翻转过来,一锹一锹地翻,就像蜗牛爬树般艰难。耐心的人们就是这样一整天一整天地干着,翻完的地,疙瘩太大,还得用铁耙弄碎。木头上边嵌了很多七八寸长的大铁钉子,前边栓几根绳子,几个人用力拉,耙子移动时,铁钉就可以粉碎土壤。我们小孩子最喜欢了,可以坐在耙子上,目的是为了耙子有足够的重量。孩提时代,何曾理解大人的辛苦啊!土壤经过反复处理,会变得又松又软,就适宜播种麦子了。那时的播种机很简单,也很古老,就是木制的匣子一样的东西,下边有窟窿,窟窿的大小可以调节,也就是调匀行距或者密度,前边有两根杆子,两个人分别用绳子拉,中间的人驾辕,走动的过程,种子就可以洒下来。下边有锋利的铁尖,插入土里,把种子送入土壤之中。我们不得不佩服祖先的智慧!
不是播种了就有收获的,后期的管理一点都不能松懈,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都得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地完成,人勤地不懒,村里很流行的一句话。
麦子成熟的时节
七
记忆犹如一根扯不断的丝线,编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我甘愿被网住。小时候没有刻意记住什么,如今却是如此的清晰,因为是我农民的后代,耳熏目染的结果。
一粒粒麦子,比珍珠宝石都珍贵;一粒粒麦子,是汗水凝结而成;一粒粒麦子,是农民们朴素的情结。所有的回忆都叫做了历史,蛰伏在心灵深处,在适宜的时候便会蓬勃而出。讲这些故事,给我们的孩子们,我觉得他们应该知道。就像国人应该知道国家的历史,家人应该明白家庭的历史一样。
窗外烈日炎炎,吹来一阵风也是烤箱里的感觉,又干又热,连续多日三十七八度的高温下,我可爱的父老乡亲们,有多少人依然劳作在田间呢?有多少偏远山区还处在手工收割阶段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