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自己看病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换句话说,自知之明的清醒很难。

今天,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说:
一只猫从六楼掉了下去,还活着。
于是,主人赶紧抱回来,全身摸了个遍。
结果,发现猫肚子上有快凸起的地方。
这可把主人给吓坏了。
当然,他第一时间没想着把猫带去医院给做个全身检查。
他想的是,从解刨学,或者说从猫的结构上去分析看这是不是不正常。
还好,这并不太难找到。
最终,他如愿以偿找到了一张猫的解刨图。

从解刨图上,他找到了答案。
原来这是正常的现象。
但是,随即他又想到从那么高的楼掉下来,会不会有别的毛病没被发现呢?
或者,会不会有自己发现不了的情况呢?
他仔细的观察着猫,越看越觉得可能还有别的毛病。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猫竟然是那样的陌生,一切都看起来极其不正常。
就这样,他始终放心不下。
当他把猫带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虚惊一场:猫一切正常。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初中学的一篇课文(也可能是高中)——“活在套子里的人”。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个活在套子里的人多么像那个主人,而猫就是他原来的生活。
一旦被惊吓,就容易变得疑神疑鬼。
就在昨天,我经历了一场类似的风波。
当然,也无非是一些琐碎日常的堆积,但我确实被吓到了。
于是,恍恍惚惚,疑神疑鬼。
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病了。
所以,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
我开始看周围我认为的正常人。
好像,我是挺不正常的,或者别人也都挺不正常的。
每个人都不同。
一下子,我没了标准。
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多么的慌张。
可是,我并没有想着去到医院做检查的觉悟。
于是,我反观生活、工作、行为习惯、人格……
没有答案。

原本我打算听之任之,随遇而安。
可是,在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我
突生了一股冲动,我想了解一下他的行业。
他的行业是:程序员。
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关于程序员的相关资料。
其中,我看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程序语言,另一个是要掌握英文。
前者对我来说太深奥了,后者我想到了英语字典。
我就想着,要是我能背下一整本英语字典会怎样呢?
我赶紧上知乎看了一下,看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想法。
果然,能做到的不多。
这我倒是能够理解,毕竟一本英语字典有多厚我还是知道一点的。

但是,我并没有死心,我就继续看着别人的分享。(我一直认为这是个死方法,笨的人才会去做的事,聪明的人肯定有更高明的方法。)
果然,我看到了背字典效果不大的结论。
这其中牵涉出另一个东西: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这放在中文里也是可以理解的,从理论的角度其实更好理解。
字本身不构成句子是比较单一,甚至很难形成记忆点,更别说背下或者理解了。而且,这也有点和自己的意图背道而驰,说白了是本末倒置,偏离了正轨。(这也验证了背字典本身的“笨”,不过对于初学者有益,涉及词汇量。)
那我就从上下文这个概念入手,我想到了如果要编一本字典它应该是怎样的呢?(这涉及到语言系统了)
于是,我想到了一本书《语言本能》。
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个概念,瞬间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对了,就是系统。

语言本身它是个近乎于本能的存在,这是在解释事物的发展规律,说理论点,这涉及到达尔文的进化论,说玄乎点,这是个道的问题。
简而言之,之前的种种问题都属于术的范围,而系统更像是一个道的存在。
说白点,问题属于结构的部分问题,而系统是凌驾于结构之上的完整的存在。
拿之前的故事比喻,猫的完整结构就是系统,而凸起的问题就是部分。
想到这,我好像找到答案了。
我想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之所以没有崩溃,从某种角度上说,我的身体是健康的,心理还没有扭曲到影响生活。(有点扯)

换句话说,从意识层面说,这是个本质问题,即意识改变不了事物的本质属性。
也就是说,首先我是个健康的人,健康的人也会产生不健康的想法或者冲动,这是正常的。(要理解这个有点复杂,但规律是这样的,或者说这是个常识。当然,常识不代表都对,所以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然后,反观生活,瞬间感觉清晰多了。
而我之所以没有崩溃,就是因为均衡。
这是第二个类似道,或者真理的理论:万物都有寻求均衡状态的倾向。
简而言之,很多人之所以没崩溃,甚至于平庸,多半是源于此。
这也可以理解为,套子里的人,或者说一个局部系统。
这是在我尚未受到惊吓之时尚未意识到的问题。
但显然,我惊吓到了,而且我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了。

于是,我联系日常,从大的方面去着手,研究日常。
随即,我想到了我的工作上的问题:为何我难以突破,难以一窥究竟?
我得出的结论是:尚未形成系统的认知。或者说对工作的结构本身并不清楚。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过往经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原理可以了解一下)
年少时,痴迷于情绪的描述(可以看看王家卫的电影,大致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稍年长,痴迷于文学场(类似于意识和社会形态,可以看看宋词,宋词注重情节。唐诗也偏向于情绪的一种)
再后来,痴迷于哲学领域(这是个原生态的东西,类似于进化论,从本源找问题。)
再再后来,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偏生活本质,有在向人格和动机靠近,或者说格局)
到现在,文案,或者说广告(市场,消费者,以及消费需求。)
简而言之,我的问题在于博而不精。
通俗点讲,并没有很好的消化这些,尚且做不到取众人之长,补己之短。
再往深处想,即我没有跳进系统之内,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

拿数学举个例子,初阶数学是加减乘除,背几个乘法口诀就可以搞定。稍高阶就涉及平面、立体的问题了。再往上就涉及时间、空间的问题了。这是个完整的宇宙(系统)。
而我的问题在于,入门级尚未进阶,宇宙混乱,故本职工作难以突破性进展。往浅了说,我尚未掌握文案的语言系统。
就像程序员之语言系统,这也只是入门而已。而我还没入门。
至此,所有问题都有了解,答案呼之欲出。
我该适当的取舍,形成系统思考,这样才能算是入门了。
剩下的就是《1%法则》了。(这是本书。大概讲意识或者说格局,与方法及行动的关系)
至此,不能说自知之明有了,但尚且知道没病,还需要进步。
不过,说这个好像有病,哈哈哈。
但是,换句话说就很好理解了。
在所有人都在装的时候,你不装,别人就觉得你是装了。
鹿九
2019年9月于厦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