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猪皮切成条,加上大葱、干辣椒,放进锅里一顿爆炒,一碗炒猪皮就出锅啦!
那是我上小学时候,那天我们家请村里养牛的人给我们家犁地,他是我比较要好的同学小胖的爸爸,因为我们两个人经常一起玩,两家的大人也比较熟络。我和小胖都是村里段姓一族的,小胖爸爸老“段家大小姐、段家大小姐”的叫我,“都社么年代了,还叫大小姐。”我既害羞又享受这个称呼。因为当时我们家的确算是村里比较富裕的,爸爸在外面做生意赚了些钱,彩电、波导手机、美国产VCD爸爸把这些“洋玩意”搬回家的时候,村里没有一户人家有,村里人聚集在我家客厅,有的甚至自己搬来小凳子,电视白天黑夜的放着,我和哥哥想看哪个台就看哪个台,村里人我们看什么就跟着看什么,爷爷在遥控板就由爷爷掌控,他看京剧,戏曲,大家也跟着看,看什么都津津有味。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月后,我和哥哥都开学了,爸爸妈妈怕影响我们的学习,“小电影院”也被遣散了。
一起玩大的几个小伙伴里,我是学习好,家里条件也比较好的一个,加上我性格豪爽也比较慷慨,久而久之,她们都以我马首是瞻,我糊里糊涂的成了她们的老大。小胖就是我其中一个小弟。我跟小胖当时是玩的最要好的,我没有把他当做小弟看待,我把他当成我的亲弟弟一样保护着,他也像亲人一样对我好。
到吃饭的点了,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好菜来招待,妈妈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猪皮,然后一碗炒猪皮,一碗煮白菜,再没有其他的菜了。看得出来,爸妈有点不好意思叫小胖的爸爸来家里一起吃饭。本来请人家来家里帮忙也是付了工钱的,招不招呼饭全凭自己心意。但爸妈觉得不叫来吃顿饭不妥,显得没有人情味。
最终,爸爸还是决定去小胖家叫他爸爸来家里吃饭。可是,爸爸去了半响也没有回来,我们都想:或许爸爸去他家刚好遇到他家吃饭,爸爸就被叫着一起在他们家吃了。那个时候也没有用手机,我和哥哥坐在桌子前巴巴地等着,闻着炒猪皮的香味只咽口水。
“我们吃吧!”终于妈妈开口了。我和哥哥赶紧盛饭,开始狼吞虎咽,“妈妈,这个炒猪皮好好吃啊”“妈,吃猪皮”“恩恩,你们也多吃点‘’但猪皮真的少的可怜,我们每个人都不愿自己多吃,都想给别人多留点。
就在我们吃的香喷喷的时候,爸爸和小胖爸把我家的大门推开了,我们先是一愣,然后就只剩尴尬了。那晚唯一可以用来招待客人的炒猪皮只剩下一汪清油,桌上几乎可以说是没菜可吃了。
”怎么客人都不到你们就吃啦?“爸爸难为情地说道。看得出,小胖爸也有些不高兴,他和我爸坐下下,一边吃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很快两人就都吃好了,爸爸送小胖爸回了家。
在那个”省嘴待客“的年代,发生了这样的事,是非常没面子的。爸爸回到家也没有说什么,家里也真的好久没有吃肉了,”我们家以前几乎顿顿吃肉的,现在连肉都吃不起了,我们家越过越穷了,还不如以前没有我家条件好的小胖家“我朝哥哥抱怨,”爸爸脚疼,生意也做失败了.......“
作为一个农民,爸爸不是勤劳本分任劳任怨的那种,他想考头脑吃饭,但无奈吃了小学三年级都没毕业的亏。即使生意胜败了回到家一年多,他依然从不下地干活,家里的农活几乎是妈妈一个人包了。那个时候,我和哥哥连上学的学费家里都拿不出来,都是妈妈去娘家借来的。时间久了妈妈对爸爸的抱怨也越来越多,也有村里人在背后冷嘲热讽:爸爸是靠妈妈养着。后来是二舅介绍爸爸和妈妈去昆明建筑工地上打工,我和哥哥的学费才有了着落,我和哥哥也听不到爸爸妈妈争吵了。
一个巧合的机遇,村口建了一个国企铜厂的分厂,爸爸去报了名,分到了电工组,爸爸本来没有一点电工知识,但是那段时间正是新厂开工,厂里请了好多专家来现场教学,爸爸在那段时间里不分白天黑夜的学习,居然成了电工,还是很有高技术那种,后来跳槽去了另一家场子,竟拿到了八千一个月的工资,工作还很清闲,我一个大学生,毕了业,工作了也才三千多。
现在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家里也盖起了三层高的砖房。
为了身体健康和保持身材,我和哥哥现在都经常互相提醒”少吃点肉“。
那碗好香又好好吃的炒猪皮,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却在我的记忆中一直划不去。现在我还不能完全剖析为什么它这么让我难以忘怀。可能是对贫穷、失了面子的太过介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