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简友文章,很有些感触。
大意是简友和朋友开车,在过红绿灯时,有人加塞,被简友顶了回去,后来被人拦下,遭人辱骂,简友和朋友忍了又忍,终于忍了下去。
为此,简友在文中慨叹,那人素质太差,作为有涵养的人,不能和他一样。
我没有简友的涵养,对此,我是深深不以为然的。
本来是那人行为错误,又出口骂人,更加可恶,过于忍让,由他横行,岂不是助长了这种嚣张气焰。
由此想到,几千年来,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被教育驯化,形成了温良谦让的社会风尚,长此以来,仁义礼智信,成了上流社会的主流。随之而来的,是过于谦卑懦弱。成为驯民,自是容易被社会规范管理,但这种忍让的流弊在于,让国人渐渐少了英雄气概。以至于千百年来,在面对外来欺压时,抗争,往往是无力的。
翻开历史,伤痛历历在目。
宋朝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自此,马放南山,重文轻武。整个社会,开始了文官统治,莺歌燕舞,歌舞升平,一副礼尚往来,安逸盛世景象。
西夏建国后,面对弱小西夏,泱泱大宋,屡次处于下风;契丹建国后,面对大辽时,虽然打胜仗,为了安稳团结,却岁岁纳贡;金人崛起后,挥师南下,此时的大宋,只能望风而逃,淮河以北,尽入金国版图,靖康之耻,至今为人扼腕;当蒙古铁骑纵横天下时,大宋虽名将倍出,但终于无力回天,退出历史长河。
大汉民族,在人口上,从来都是占绝对优势,但面对外族侵略时,只能任人宰割。这也是我曾经的疑惑。
明朝末年,大明有两亿人口,满清仅有几十万人口,然而十万清兵入关后,一路杀来,居然杀的汉人只剩下两千万,同样是冷兵器对决,汉人的反抗能力如此之差,与满人差距竟然如此之大!只能说是习惯了忍让逃避,缺乏勇武之气,人数虽多,多是贪生怕死,最终仍免不了被人tulu。
更不用说到了近代,武器的落后,更让国人陷于苟且偷生的境地,hanjian的hanjian,逃兵的逃兵,堂堂东北重地,甚至出现了几百名倭寇攻占几万人镇守城市的现象。之后,几十万兵勇望敌而逃,大好河山,尽为倭敌所占。
凡此种种,其实与武力关系不大,重要的是,社会缺乏一种勇者气概。所谓温良谦让,当然是好,但要看对象,面对善良,我们还之以良善,面对欺凌,必然要奋力还击,以牙还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