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关注到一个问题: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很难在大城市立足?关于这件事,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农村来的大学生,你也被定义了吗?我的家是一座沿海小镇,四五线小城市,老家是在农村,大学在一座二线城市,上大学的几年里,也跑了很多一线二线大城市,排除自身不说,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看到过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里年轻人成群结队,浑身上下各种大牌。过马路的时候一位精致的妈妈带着身穿演出服的小女儿急匆匆从宝马车上下来,直奔剧场。
农村来的大学生,你也被定义了吗?我也见过农村孩子暑假在家整天抱着快手刷土味直播,努力的办法就是把成绩当做唯一目标,即使这样成绩还是没有变化。
不得不承认在资源充足的一线城市,孩子们从小享受到的是农村孩子不能比的,比如所谓的眼界与格局。爸妈和亲戚说,什么都别想,成绩好了就啥都有了。于是到了大学里,没有才艺,不会交际,瞬间抓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只有在一线城市里才会普及,在农村,美术课音乐课只会被数学老师抢走,周末辅导班都是预习加复习。在这种教育差距下,说农村学生眼界狭隘不无道理。
农村来的大学生,你也被定义了吗?但是只从教育资源单方面来定义从农村走出去的每一个人,是否又是城市人的眼界狭隘了呢?人是立体的,环境更是紧密地环绕我们周围,生活中的经历的点点滴滴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我看到大城市一尘不染的大马路上,躺着突发疾病的人却无人问津,也见识过在利益面前每个人如何扭曲着嘴脸又掩上面具,多少人在北京上班却从来没空去圆明园转一圈。
农村来的大学生,你也被定义了吗?记得学校带我们去一个古村学习,路上越走车越少,我和朋友两个人迷了路,站在手机导航指定的地点焦虑地等公交车。路过的村民好奇地看着我们,主动上前询问情况,最后一位环卫工爷爷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成功上了车。
车上人不是很多,一位阿姨主动向里座坐过去,方便让我坐下来,我受宠若惊,要知道,以前无论在哪个城市,都是我别着脚钻进里排的位子,外边的乘客挪挪脚都要微笑感谢。下车时,那位阿姨主动帮带孩子的母亲提行李,听交谈,她们之前并不认识。
农村来的大学生,你也被定义了吗?我永远也忘不了小时候在奶奶家和妹妹们挖坑玩土,捕蝶捉虫,在田野间肆意奔跑,脚踩大地,头顶蓝天。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从小在农村成长身上那股善良踏实劲儿是你最宝贵的财富。脚踩着土地,才能更好地仰望天空。
农村来的大学生,你也被定义了吗?我们太渺小了,现实无法撼动,谁也改变不了我们出生在农村,谁也不能在自己三四岁时认真地向朴实的父母说:我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你们要培养我呀。再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们都已经长大了,这才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们是输在起跑线上的一群人。
环境对一个人太重要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以在一线立足自然好,但是不适应的那又如何呢,家乡有你熟悉的街道,有妈妈做的可口饭菜,有儿时那个喜欢的人,有所有刚刚好适合你的一切。大城市繁华喧嚣,小城市安静舒适,一切只不过是自己的选择罢了,谁又能说出哪里就是好那里完全坏呢。
农村来的大学生,你也被定义了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