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那年那月(一)

作者: 耘儿910 | 来源:发表于2019-04-25 05:35 被阅读115次
民国—那年那月(一)

                    蒋氏故居

奉化溪口,一个从民国延伸到现在的名字,奉化溪口,一个依山傍水,千年营造的“民国第一镇”,犹如一处意外的时空存在的地方,民国史迹的层层叠叠,呈现的星罗棋布,让人有一天,也想过来看看曾经的那些往事,不堪回首的历史,应该也是自己这个春天的想法。

一直在想,蒋氏父子的故居,曾经的神秘,优雅宁静的住处,几多风云,几多迷离,如今后人的蜂拥而至,所有故事都不再弥漫这个小镇,70年后的今天,他的故居,在尽览风华后,他还会有欣慰,抑或伤感吗?

可惜无人知晓他的这番心事了。

曾经有个美好的传说,代代相传,造就了溪口这个名字,一个曾经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百年前从这里走出,在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刻,演绎了无数精彩的剧情,他的出生地,他的生长环境,都成了后人们传说的故事, 经久不衰。

民国—那年那月(一)

武岭门,巍峨雄伟,三里长街从这里开启,孝心与城门的纽带,告慰的是衣锦还乡后对母亲情结的载体,也是溪口的城徽与象征。

民国—那年那月(一)

进入城门,第一个左转,台阶的一层层走上,是文昌阁,参天古木掩映下的武岭头,是蒋先生返乡时的常居之所。

民国—那年那月(一)

上楼,偌大的房间有卧室,只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不像个纯卧室,空荡荡地,没有家的感觉。

民国—那年那月(一)

从窗台望去,满眼的绿,姿意延伸着春天的盎然,第一高楼可以看到古镇的最美景色。

民国—那年那月(一)

一座小洋楼,是民国时期难得一见的西式洋房,这里书写的故事,演绎的人文,都成了一道历史的云烟。

从小楼出来是武岭学校,古朴民风的学校,似乎还可以找到当年的痕迹,从这里看到二位女性的为民创举,母亲的嘱言,妻子的效仿,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推动古老乡村走向现代文明的体现。

民国—那年那月(一)

宗祠,一个家族的历史,秉承了“忠孝传家”的传统。

朱红色的大门,几个金色的大字,记录了这里发生的很多大事,祭祖,庆典,嫁娶,治丧等等。

民国—那年那月(一)

一条不宽的路,直通宗祠,右转进入中院,穿过一个拱形门,就是蒋家列祖列宗的牌位,一块大大的匾,代表着这个家族的兴衰经历。

一个天井,空空荡荡,湿漉漉的地面,有青苔一丛丛缀满。

宗祠南面是个戏台,每当家族活动之际,戏台上的风情开始上演,拉开的大幕,又是一段历史与传说,仿佛又在等一出戏文散场,等一出戏文落幕。

民国—那年那月(一)

丰镐房,取之于两个朝代,周文王、周武王当年先后在泮水畔营建的丰京、镐京两座都城的首字而命名。由此可见蒋氏先人对后代飞黄腾达、治国安邦的渴望与野心。而蒋介石把两个儿子起名为经国、纬国,修谱时又起谱名为建丰、建镐,更是把这种渴望渲染到了极致!

一直以为这样的宅邸,是蒋家老祖宗留下的,后来才知,是蒋介石崛起之后,扩建的。

院子里的一棵金桂,银桂,是蒋,宋亲手植,春天里的绿叶,早就铺天盖地地缀满枝头,那嫩绿,郁郁葱葱,把春天的味道,写满,留痕,于声于色,流转万千。

穿越邂逅,这里的一草树木,一竿翠竹,一院藤萝,一地青苔,都好似守着时光的岁月,隽永悠长,把民国风演绎得淋漓尽致,述说不尽的那年那月,一如从前那般静谧,这般花事,不曾遗落。

民国—那年那月(一)

玉泰盐铺,前店后坊,以卖盐为主,应该说也是蒋家祖传,从祖父传到蒋的父亲,后来家道没落,还是蒋在他登上最高位置时,原状重建,所以这里算是原址了。

不算大的地方,转了一圈,眼看着大批游客一点点涌入,早早退出,以安自己的心。

阴沉沉的天空,太阳出来了,闷热极了,有点像六月里的黄梅天,气压太低,有点透不过气来。

还有3公里的路程去蒋母墓道,还要爬山,最终放弃,也许每次的不圆满,也是天意,顺着自己的心意,随意地寻找历史的痕迹,散散漫漫的,一如心绪在游走,这样的时光,轻松,稀疏,朗朗,这个故居,终究是了了自己的愿,原来很多年前的风云,就是从这里走出,后人的游历,给这里添上了一层又一层的色彩。

风花雪月也好,经天纬地也罢,都逃不过风流云散的终局。

民国—那年那月(一)

我们所能窥见的,只是历史渐行渐远的背影。

2019.4.24

18.54

相关文章

  • 民国—那年那月(一)

    蒋氏故居 奉化溪口,一个从民国延伸到现在的名字,奉化溪口,一个依山傍水,千年营造的“民国第一镇...

  • 民国—那年那月(二)

    弥漫的小镇风情 总是会在春天来临的时候,蠢蠢欲动地想出门走走,哪怕只是坐一下火车,听着哐当哐当的节奏,有...

  • 那年那月(一)

    我的笫一辆自行车 我的第一辆自行车,是我初中毕业那年要上高中的时候,父亲给我买的。 我家距离学校较远,...

  • 那年那月那事(一)

    “林林,林林……” 听到我的小名,我顿时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急忙将衣服穿上,双手开门。天还未大...

  • 那年那月

    我认识你是在14年前,我永远忘不掉我们相识的那一刻,现在想起来依旧很幸福,你说过会保护我一辈子,你说过等我大...

  • 那年那月

    1那还是在1990年左右吧,上级号召只生一个好,对超生、早婚(当时叫非法同居)抢生者,计生办处罚还是相当严厉地。有...

  • 那年·那月

    有一种傻叫做没心没肺~ 有一种天真叫做无忧无虑~ 有一种简单叫做发呆~ 有一种爱叫做离不开你~

  • 那年那月

    1984年,在激烈的斗争中(社员民主大会)终于解除了大锅饭(懒人怕分队,一官半职的人不想丢掉好处),然后以高于供应...

  • 那年那月

    早上起床,看了昨晚的足球集锦,为德国最后几秒的绝杀而赞叹。 这时刚起床的爱人问今天有什么安排吗,我说:“...

  • 那年,那月

    “阿莲,你是否能够想起,记忆中的夜晚,我们相约又相伴……”戴军的《阿莲》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我正在县里的重点中学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国—那年那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dn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