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睡到半夜,再也无发入眠了,都懒得打开手机看是几点。
心大,很少有半夜失眠的时候。可我那晚醒来后,越来越清醒,后来想到一个事,居然兴奋起来。
我想到了两年前就注册的公众号。哈哈,两年了,那里只躺着九篇文章,还基本是在简书里发过的。就这样,前几天居然有个新读者说:我把你的公众号置顶了。真的,我立刻汗如雨下,惭愧不已。
两年来,每当有喜欢我文章的读者问我有没有公众号,我都干脆说没有,何必让人家到那里白跑一趟呢。
为什么我一直没想好好写公众号呢?一是因为我精力有点儿顾不过来,只长着一颗心,顾了这头就难顾那头;而且,公号文和简书都一样,有什么意思呢?二是,我认为公众号的世界已经严重饱和,密不透风,各个领域都有大鳄们占据半壁江山,以我的时间和经营能力,我认为我难以脱颖而出。
可是前天,跟一位老友闲聊天儿。可能是她见我的公众号连续更新了两篇,就对我说,梅姐姐你一向敏锐,写文章定位准确,为什么不认真对待公众号呢?并且,在简书,文章动辄被锁,表达极不自由,远没有发公众号随心所欲。你该好好考虑一下了。
说实话,接下来的几天,我没有考虑写不写公号的事,还是买菜,做饭,搞卫生,散步,听音乐,看书;看的多,想的多,写的少——一向如此。
一本《审美教育书简》让我一周时间啃完了。确切地说,一开始几天费脑,后来就是享受了,渐渐与作者心心相印,最后获得一种融会贯通的喜悦。不得不说,老德国这个伟大的哲学家、诗人、美学家让我惊叹于人类思想的瑰伟神奇,其精神之渊,文字之美,令人叹赏。
有的书,你打开它,就是打开一个不同的夜晚;有的人,你认识他,就看见一个绚烂的世界。多好啊!
昨晚某个时刻,我忽然明白了:其实写不写公号?写什么样的文章?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到底有没有对这个世界的想法值得倾泻在纸上。如果不值得,还不如看一片月光倾泻在大地上。
早说过,我是一个挑剔的完美主义者,又是个极简主义者,从不滥买一样东西,也不滥交一位朋友。凡留下的,都必须是好的。这种大浪淘沙的过程让我很享受,也让我汲尽生活的骨髓。所以,写文章,一定是喷薄欲出的情感,深思熟虑的结果,充分发酵的醇酒(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口味)。写与不写,取决于我心灵的活跃程度和思考的品质,一定是我熟悉并深深触动过我的东西。
我想竭尽全力地燃烧,想把那一刻的思维之美带给你,可你也要谅解我的表达天赋,一想到如果文章会浪费读者的时间和感情,真会让我痛不欲生。
我可能会几天写一篇,也可能一月更新一次,然而,只要活着,是一定会写的。我可能会写有用的,也可能写没用的,也有可能是前人先贤最精华思想的摘录,也可能是我极为欣赏的一段文学拓片,只有一点,我不会跟随潮流,也厌恶人云亦云。
有很多人认为如今是文学惨淡的时代,有用的文字被追捧,无用的文学艺术受到冷遇。是不是时代出了问题呢?
其实不是的!比现在早200多年的十八世纪,著名哲学家、大诗人席勒就感叹:“实用是这个时代巨大的偶像,一切力量都要侍奉它,一切才能都要尊崇它。在这架粗俗的天平上,艺术的精神功绩没有分量,而且艺术得不到任何鼓励,她正从本世纪喧嚣的市场上消失。”
现在是21世纪的早晨,您举目四望,艺术之美从我们身边消失没有?
没有!相反,她依然光芒四射,充满活力。往上上溯几千年,我们的大先师孔孟老庄何不喟叹当时的社会实用主义盛行而精神领域萎靡不振。其实,即使没有这些至圣先哲们的呼吁,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实用主义都是泛滥的。你怎么不明白,它们甚至是人类延续的必须。
物质决定意识不是庸俗的唯物论,是很容易理解的社会发展规律。然而,因为精神与人的一刻不曾分离,人活着,只要获得基本的自由,就会永不停息地追求精神享受,看似无用的艺术从不曾与我们片刻分离。只要吃饱穿暖,人们就会端详一棵古松是美还是不美;看见长河落日,不禁逸兴遄飞。更令人震惊的是,那每个时代辉煌喧嚣的,如权势、财富,一切有用的东西都被风吹雨打去;而留下来的,又都是那些被时代边缘化的无用的一切美的艺术,是人类精神的东西。而最好的时代,看看我们瑰丽灿烂的汉唐,实用与无用,生活与艺术,无不时时辉映。
所以,我会写有用的,也会写无用的。
文章的流畅优美不难做到,高级的文字却简洁深刻;但我也不想一味追求高深的意义,一味寻求生命的本质,更不愿意让我的文字看起来像是胶水粘到纸上似的,像僵死的爬虫,我只想把根伸进生活中去,把茶米油盐中得到的感悟,把阅读古老思想家仰望星空时受到的启发传递给你,让点燃过我的火焰也点燃你!
我深知,一个好作者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才可以持续写出好文章:一、对人性的强烈而持久的好奇和长盛不衰的探索热情;二、对语言的高度敏感和一字不苟的写作态度;三、确立了自己稳定的价值体系。前两者并不难,拥有后者的才是少数。而且,终身学习者也可能自己扬弃自己。
把个人对世界的真正想法倾泻纸上,并不难!难就难在:怎么才能为读者带来持久的阅读享受和成长价值。
一个作者对世事洞悉的程度决定他的写作深度。
你们不必催我,也无须期待,要知道,所有美好事物的来临,都需要静静地慢慢地等啊,像等待一场甘霖的到来。
午夜十一点,我写下这些,窗外的蛩鸣不知从哪里的缝隙中挤进来,一只新鲜的蜗牛壳趴在玻璃上。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就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