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月残烟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Anders Ericsson 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的书名,就是贯彻整本书的核心主题。叫:刻意练习。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说的就是在某个领域,持续坚持努力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而这本书的主题和这一万小时定律,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都是要重复,不同点呢,就是刻意练习,要讲究方法。
首先我们要学会:有目的的练习!这个练习有四个特点,你好好评估下,你的练习,是否有目的了呢?
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也就是说,你对于这些练习,你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拿我现在做电台主播这件事来举例子,那我的目标是播音流畅、没有读错字、不卡顿,如果这些都练习成功,我就定义一个目标,就是情感饱满,让人家听了觉得舒服。这些都是我练习的目的。
有目的的练习,原理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致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
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比如说你想练习写作,你觉得自己每天都花3小时在练习,但是情况一般是这样:开始练习写作了,笔记本打开了,思考了一下写什么主题,结果发现有点口渴,倒了一杯水喝了以后,继续写作。忽然想到之前有个素材,很是不错,然后又去搜索那个素材,百度或者找书籍等等。接着又在思考,怎么写出一篇好的优质文章呢?哦,你想到了一个写故事文好6的老铁,你要去向他请教……
当当当,时间不知不觉过去3小时,你终于磨完了一篇800字的文章。以上我只是举个例子,就是有些人在练习的时候,不够专注。而有目的练习的特点之一,就是告诉我们,想要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3.有目的的练习包括反馈
也就是说,你要知道你的练习是否是对的,它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再拿我做电台主播举例,做播音,至少不能喷麦、不能有大气流、声音至少要沉稳流畅、情感要饱满等等,这些都能避免的情况下,去听听那些你觉得好的主播,他们的播音,有什么优点,我要怎么通过练习,而达到同样的效果。
不要只是盲目的重复练习,每一次练习,你都要去纠错,等你自己都纠错不出来的时候,你就要借助外界的力量,让别人给你反馈。
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这是有目的练习的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特点,我用一个词来描述,就是“吃老本”。我拿阅读做例子,我们养成了可以3天读一本书的习惯,然后就以为这是最佳状态了,然后这个习惯就一直保持很多年。
其实你有没有发现,当你这种阅读练习了好多次后,你的阅读速度会提升,摘取书中重点的能力也会提升,你还依然对三天一本书而沾沾自喜吗?你应该走出舒适圈,挑战比如2天1本,甚至一天多本,这些,你并不是不能做到呀!
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给自己设置天花板,做一些你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当然,这不是说你必须做更难的事,你同样可以做其他不同的事,来打破自己的舒适圈,比如阅读推理小说?比如阅读核心重点等等?不愿意走出舒适区,一般都是因为动机不够。
总结一下: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定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而制定一个计划,并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哦,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对于想提高自己的每个人来说,这些是让你有一个卓越的开端——但记住,这依然只是开始!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古月,期待与你下次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