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公是辅助国君的三个最高官员,分别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管理文武百官。太尉是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的。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主要负责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负责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九卿主要包括如下官职。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郎中令,掌管宫殿侍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延尉,掌管司法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
朝代不同,三公九卿制也有所变化。但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到两晋,直至隋文帝创三省六部制而止。但事实上,三省六部制仍然受到三公九卿制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