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休整了一会儿,群里已经在呼叫了,要集体出行吃饭。
大家在群里就晚餐吃什么的问题进行过激烈地商讨,有人说,到习水当然要吃习水豆腐皮啦,有人又说吃烧烤吧,还有人说,吃什么无所谓,别去太远的地方……
这种话题我一般是不参与的,一来自己对吃的不在行,二来即便我不发表任何意见大家最终也会决定好,三来即使我发表意见也不一定按我的意见来,索性不参与,不说话,还省心。
最后大家选定一家叫“印象习水”的餐厅,离酒店只有几百米的距离。
我和老公出来时,大家已经等在酒店大堂了,组长手里拎着两瓶酒。
天上飘起的不知是雨还是雪,挺冷的,我们都不自觉戴上了衣服上的帽子。
餐厅客人不多,挺冷清,也挺冷,像没开空调一样,大家只能靠抖脚来取暖。
没待一会儿,就上菜了,热气也渐渐上来了,我们一行人自动分为两桌,喝酒的一桌,不喝酒的一桌。我坐在不喝酒一桌,老公坐在喝酒一桌。
菜很好吃,当时觉得可能是我们饿极了,每上来一道菜,我们就吃光一道菜。尤其是那盘蒜蓉粉丝虾,硬是吃得一根不剩。当即,我就想好了,回去一定要做给孩子们吃。
吃到最后实在吃不下了,有几盘菜没怎么动,最后服务员还要上蔬菜,我们连连摆手,实在吃不动了。
前面上的菜基本都被我们吃光了,吃饱喝足之后,大家依旧觉得这家餐厅的菜好吃,可见这家餐厅的菜是真不错。
我们没喝酒,近八点就吃好了,老公那一桌还正在进行时。和我一桌的女士们先回酒店了,我留下来等老公,闲来无事,我坐在一旁改文,世界一下子安静了。
时间过得很快,八点半老公对其他人说,大家慢慢喝,吃好喝好,我媳妇儿还在这儿等我呢,我要陪媳妇儿去了……
在座的人一阵起哄,老公又说,趁孩子不在,过一下二人世界……说完嘿嘿直笑。
老公就是这样,无论公开还是私下,他总是毫不掩饰对我的亲昵,也从不吝啬他那毫不加修饰的,平实却又对我很受用的情话。
我们走出餐厅,老公说,走,带你看电影去。我说,咱们回酒店看电视好了。
走走走,老公不由分说拉着我向电影院走去。街上很安静,一个人也没有,临街的商铺也大门紧闭,还不到九点,怎么是这样冷清的光景?真有些让人不习惯。
人行道旁的绿化带上是厚厚的冰凌,沿街停放的车顶盖上也是。
我自然地把手放进老公的羽绒服口袋,暖暖的,在这样的冬夜里,和老公漫步在这漫天雪地里,风吹在脸上,竟一丝冷也感觉不到,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走过一条又一条街,就这样就很好啊!
接近年末,一些稍高一点的树上挂了彩灯,形状像盛开的莲花,那些落光叶子的枝丫上竟是亮晶晶的冰凌,在灯光地照耀下,像闪闪的星星,我感觉它在朝我们眨眼睛。
老公查过地图,两个电影院相隔不远,我们选了横店电影城。
走进电影城,里面灯火通明,可除了前台一位卖爆米花的小女生,一位检票的女人和一位打扫卫生的大姐之外,再没有其他人了。
电影城对面是一个超市,里面播放的音乐传出去很远,只是里面除了售货员,一个顾客也没有。
我们去超市买水,走过电影院与超市之间长长的通道,看见两侧有很多商铺,可除了一家健身房在正常营业之外,其他的商铺要么大门紧闭,要么连门也没有,里面的装修早砸了,显得破破烂烂,像烂尾楼。经济的衰落与萧条从这些景象可见一斑。
我们买了9:15《三大队》的票,老公又去给我买了一杯奶茶,尽管我再三说,刚吃过饭,吃不下,老公还是买来放进我的手里,他说抱着暖和。
电影开始了,全场只有六个人,还记得去年带两个儿子去看电影,全场除了我们一家四口就只剩下两位观众,这次又是这样。
可见,近几年的灾害给经济造成了多大的冲击,原以为灾害过去,经济就会慢慢复苏,没想到这么久了,到处还是一片萧条,希望一切慢慢好转吧。
电影很精彩,非常惊险刺激,但情节惊险处,要是没有另外四个人在场,我们真的会害怕,还是喜欢热热闹闹的电影院。
看完电影已经十一点多了,我们在影院门口打了个空车回酒店,空车是早就等在那里的,这和仁怀很不一样,在仁怀是不太容易等到空车的。
这一晚很过瘾,结婚12个年头了,和老公依然有一起压马路,一起看电影的兴致,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