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以北饮食以面食为主,长江以南以大米作为主食;南方人做米饭有各种烹饪方法,就地取材,简单快捷,竹筒打个孔放入米和水再盖严,烧熟后吃称烧饭,想了想,大概是烧饭最早的由来。
东江湖地处湘南南部,山里人用铫罐焖饭最简捷,米水一次性放准,水沸后把明火抽开,铫锅依然架在余火上直到成熟;这种生活方式只要有铫锅和米,随处可以进行,过去狩猎人身上常带铫锅,走到那吃到那,直到逮到大型野兽才回固定居所。
随着时代进步,山里人有了固定的居住环境,砌钍支锅,生活逐步安顿下来,做米饭有了新突破,煮米饭时捞米,水作粥。于是在这些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生活用品用具,竹捞篱,筲箕,木甑,锅铲之类。
东江湖过去家庭人口多,织出来的筲箕比较大气,样式如无耳粪箕,弓高口低篾细,凤尾竹青篾缴边,竹撮箕在此基础上形成,撮箕专门用来撮稻谷,撮箕口的缝隙用竹尖签钉入,看上去密不透风,手工精细,这就是大山里的筲箕。
阿婆每天早晨在大铁锅中把水烧开后,便会把洗净的米放入锅中,等水沸时用锅铲搅拌,看米是否开裂,再用竹捞篱捞出锅中将要成饭的米粒放入筲箕,滤干水份。
在那个青黄不接的年代里,阿婆总是把米捞的一粒不剩,然后用锅铲试试地刮一小勺饭渗入锅中,使粥浓稠点,这是阿婆捞米饭时的招牌动作;家乡人之所以把粥叫成“泔”还是有一点根据的,每次舀粥时希望捞到实的,可米粒已经在锅中熬成了米汤,舀一勺稀饭,稠的能见碗底,喝上一两碗之后,走路时肚子里叮咚作响,还苦中作乐地称稀饭为“叮咚泔”。
粥盛入木盆中,盖上盖,若家中有热水瓶会保存一两瓶,没保温设施处理,会在中晚餐炒完菜后,放入余热的锅中加温。
天未亮时去割牛草,回来时天已大亮,很远能听到阿婆用筅帚把打竹捞篱的声响,不用报时知道是粥熬好了在洗锅,准备用木甑蒸米饭。
锅中放水后,木甑在锅中摆正向,端来筲箕,用锅铲把米饭一铲一铲地撒在木甑里,便于蒸气散发。
吃饭时,筲箕摆放在八仙桌上,里面装着半筲箕蒸熟还冒着热气的红薯,红薯上面还依稀粘着些白米饭。
平常不用时扣在尾锅的上方,篾丝也不知何时染成了红棕色,光滑靓眼。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家乡掀起一种迷信活动~抬筲箕,亲历过几次,到现在想起来感觉很奇葩无知。
过大年炸油货,簸箕堆放不到时,也会随手取下它帮忙盛年货,那已经是分田到户后的事,之前它想都不用想有这种帮忙的殊荣。
时过境迁再回乡下,已有很多人家不用筲箕,不是电饭煲,就是高压锅,即使想随时有粥喝也专门熬煮;筲箕这个蔑制品物种即将消逝在工业文明之中,它是煮饭革命的产物,是家乡唤起人间烟火的基因和图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