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记载的这段史实多半是以司马迁的《史记》所著述的为最真实,最具权威性。不过。具体的事件过程我就不在这里一一赘述了。大伙儿百度一下即可。而要谈到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问题时,大家便尽力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反正大家谁也没有亲眼看见,就都众说纷纭起来。
当然。照我来看,我们是不是还应该走走底层逻辑的思维路线。要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际上并没有停止对外战争。从公元前221年到213年,这八年,秦始皇一直在跟北方的匈奴骑兵作战,213年,总算是把它们赶回了漠北草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当然,经他这一整个过程走下来,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所取得的胜利,绝不是弓强劲弩的功劳。而就像我们伟大领袖说的那样:“我们在淮海战役上取得的胜利是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自然他也不傻,如果手中没有让自己直接掌控的土地,就不会有自己可控的土地上的人,而没有人,就不可能有打仗用的粮食,士兵用的兵器,修长城,修宫殿,修陵墓的砖与木。而这一切都能很好的运转,关键还要感谢,这套中央集权式的郡县制度,以及它卓有成效的管理模式。可以说,他已经迷之崇拜这一套霸道体系了!
而就在此时,竟有一位儒家官员淳于越同志,向他提出要恢复古制!这对秦始皇来说,简直不可礼遇。当然,这位同志的建议,如果站在前贵族遗老一边来看,也着实可以理解,因为原先是自己的,现在却都变成了别人的,即便是朝庭给予提留,留下来的那点资料还不够塞牙缝的。所以,怨声载道便也在所难免。
当然,司马迁笔下的李斯,显然是第一个被扣上屎盆子的。为什么司马迁会迁怒于他?其实,也不难理解,并不是因为他向秦始皇告了这帮复古分子的叼状。而是他非常痛恨,竟是儒家的自己人,毁了孔老夫子心心念念构思好的理想社会。因为法家也是儒家的学生。因为儒家思想在经过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有些思想就变得更为极端。而这些思想日后竟成为创立法家思想的基础!这就像蛇吃了自己尾巴那样难堪。而淳于越同志的招惹,却更像是老鹰和猪去招惹空姐,被空姐扔出了机舱,老鹰拍拍屁股飞走了,猪可就傻眼了。其实,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仔细去分析分析这底层逻辑,就不难看出,即便是秦始皇没有李斯的意见,也不会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因为,作为“千古一帝”的他来说,“长治久安”这一词,是“长治”重要,还是“久安”更重要?我想他还是拎得清楚的,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把为此事顶撞他的公子扶苏,贬去秦岭修长城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