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刻意练习》这本书,我了解到,刻意练习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它的核心是在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由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进行指导而进行的大量包含反馈的重复练习。这些反馈既来自于导师,也来自于学员的自我检测,通过练习-反馈-修正-练习的过程,达成目标。
小时候没有系统地报班学习过练字,怎样能练出一手好看的硬笔字呢?年少的我一直不得其门而入。上初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买字帖练字,我对“练字”的理解也就停留在用硫酸纸铺在字帖上的摹写。作业繁多的时候,硫酸纸草草一铺,中性笔刷刷刷快速地描摹,一张“练字作业”就完成了,是以一直以来我的字也没有什么长进。好在还算工整端正,没有给高考卷面拖后腿。现在想来,中学的这种所谓的“练字”,都是无效的重复练习。
上大学的时候,所有的中文系老师无一例外,都写得一手好书法。我对所有字写得好看的人都油然地崇拜。有一位教授,钻研书法篆刻多年,一手行书流畅挥洒,很有风骨。他给我们讲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说:“以前的读书人,字写得好,那是基本素养。现在,连你们这些中文系的都不用上书法课了,有些同学写的字,哼,鸡爪。”这大大刺激了我练字的决心,为了成为中文系的典型学生,不给专业拖后腿,练字是我要走的必然之路。
于是在浏览了知乎帖子“怎样系统地练字?”以后,我根据帖子中的指引先后购买了一些古贴字帖,开始了我的硬笔临习之路。尽管那个科普帖子给出了详细的指引,我也尽量按照帖子中的去读贴-临帖-修正,但是因为刚刚开始练字,审美水平尚待提高,有很多结构和笔法上的错误我自己是觉察不到的。就这样吭哧吭哧自己苦苦练习,因为没有人监督,没有同伴一起坚持,也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个月练二十天,剩下十天摸鱼。也经常更换帖子,一个帖子写腻烦了,虽然没有临习完,也没有琢磨透特点,就换了另一个帖子临。一年下来,进步是有的,但是还远远不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渐渐体会到,想要改善自己的字体并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练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想要看到明显的变化往往要以“年”为计数单位。于是我原本有些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渐趋缓和。
2017年的暑假,我决心还是报班学习,在专业老师的点评指导下,进步会更明显。于是我报名了网络上的硬笔书法班,老师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授课,在视频中,他会详细解析每种笔画的笔法要点、每个要临习的字的间架结构,以及需要注意的误区。一个练字班有100人,大家在微信小程序“天天签到”上面上传自己的临习作业作为打卡,老师每周末会抽大家的作业点评。
在开课视频中,老师强调了练字的第一要义是“走心”,临帖从读贴开始,观察字的结构、笔法、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空间关系,再开始临帖。临帖的过程中随时将写出来的字与原贴进行比对,修正。这就是可以练习中自我检测-反馈-修正的过程。
刚开始的一个月,大家的练字情绪都很高涨,群里打卡交作业的人很多,老师只会抽其中十几个人的作业做简短点评。到了第二个月,第三个月……坚持打卡的人越来越少,我得到老师点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后来,因为练得多,老师的点评就很细致,我的每一张作业下面几乎都有老师详细的点评(哈哈哈,算是对我还算勤勉的馈赠吧)。到了下一周,我再根据老师的点评将写得不好的字再细抠。同时我也会经常看看同学们写的作业,他们写得好的地方在哪里,写得不好的地方在哪里,以同学为镜,也可以校正自己的练习。以上,刻意练习核心囊括的几个要素:坚持,反馈,重复练习,我都做到了,于是练字之旅也走得更为坦然。
练字现在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刚开始练字的时候我常常苦于进步缓慢,“怎么练了那么久,还是手抖呢?”常常卡在瓶颈中呼吸不能,但每一次都在一个突然的瞬间,心领神悟,进步一大截,大约就是量变引起了质变。而随着笔力的提高,审美水平也在提高(因为审美水平总是略略高于自身实际水平的),我便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觉得自己写得好差啊”的状态中,然后静静等待突破的那一瞬间。用长久的磨炼换刹那无与伦比的喜悦和成就感,也是一种磨炼心性的过程。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有一段是拍摄修宫廷钟表的王津师傅,他静静地坐在工作室里,打磨修理每一个精密的钟表器械,他修理钟表,也打磨时间,他不需要费心去抓住那些匆匆溜过罅隙的小马驹,顽皮的小白马就停在他身边,轻轻嘶鸣。每一次我练字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一个修表的匠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