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得
《刻意练习》读后感——陈慧明

《刻意练习》读后感——陈慧明

作者: 启聪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16:46 被阅读54次

刻意练习这本书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和实验证明,杰出人物取得的成就和智商、潜能、天赋没多大关系,但和刻意练习的时间长短有关。在我的理解,刻意练习的重点在于刻意两个字,但不只是机械的重复,而是有目的、专注的练习,不断突破心理舒适区,每次练习后有反馈和改进。那怎样才是刻意呢?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比如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完曲子,可能会比漫无目的的练习要成功得多。比如一个极具针对性的短期目标,每次都比上一次多记一个数字。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就可以达到长期目标。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把目标分解,并制定一个计划。

二是练习是专注的。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来练习比在更长的时间内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要更好。一旦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那便停下来。另外,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练习。

三是有反馈。

你必须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的对不对,如果不对你到底在哪里做错了。如果没有反馈,你就搞不清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或者你现在离你的目标有多远。

四是需要走出舒适区。

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原因在于,他一直以同样的方式做同一件事情,并没有刻意去提高。

遇到瓶颈该怎么办呢?第一是可以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不是更难的事情。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的方向去想办法。

在实际应用方面,书中介绍说应该关注这么几点:第一是分析杰出的原因,或者找导师,第二是聚焦成果,在工作中要去看看你应用刻意练习所达到的绩效如何,三是改变和完善心理表征,也就是要不断的反思总结和改善,第四就是勿忘初心一直坚守我们出发的目标,弱化让你停下脚步的阻碍。

读完这本书,我自己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想要获得一定的成就,前期必须经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反思,总结,改进。我觉得这个过程就像是上一节公开课或者做一次课例研修,在前期,我们就必须先确定上课目标或者研究目标,然后我们设计教案或者研修计划,每次上课就是不断刻意练习,其他老师给于我们意见和反馈让我们不断改进。

书中给出了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产生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在新的一年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手风琴。这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一家人去看一个阿姨的手风琴表演,她60多岁才开始拉手风琴,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已经拉得很好。刚好我们家也有一部手风琴,于是我们就拜阿姨为师,买了一本手风琴练习书,按照书上的方法练习,每天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练习每人15分钟。我们三个人互相作为小老师,在练习手风琴的时候互相给与反馈意见。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右手的指法,学会了拉两首曲子,我们希望在年底的时候可以用双手拉出完整的手风琴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刻意练习》读后感——陈慧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mh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