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姐

作者: 鲁瑜 | 来源:发表于2017-11-05 18:57 被阅读55次

                一    名字的由来

  看到文革这两个字,很多人总会想起那惨绝人寰的十年文革浩劫。但是,我说的并不是那个意思,而是我的一位普通的初中同学。因为我缺乏足够的知识和魄力来描绘那段提起来让很多人都心酸的苦难沧桑岁月。我的这位同学跟我一样,也是在那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可能是由于她的父母为了纪念这段苦难深重岁月,才给她起了这个名字。可是,后来她感觉这个名字太男性化,所以就改为“文阁”。不过,我还是喜欢用文革这个名字来回忆她。

              二  记得那年初相识

    天高水阔,黄叶随风雨任意飘飞的日子里,我与她的相识在92年的秋天。那时候,我中考失利,选择在某乡镇中学复读,而她则是高考落榜反流至这里复读初中。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考取中专。

  那时候,我在班里任班长,大约有七八十个人。大家一天到晚都在忙着伏案学习,相互之间几乎都不大认识。但是学校里有个规定,就是教室后墙上的黑板报必须及时更新,学校里要进行不定期检查的。

  有一天晚上,我发现黑板报还没有更新,我看了看手里的值班表,该朱文革了。边走到她的身边,用手指敲着课桌,厉声问道:“该你办黑板报了,咋回事啊?”

  她一句话也没有说,站起身来,拿起粉笔向教室后面走去,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两首宋词,一首是岳飞的《满江红》,用的是行书,笔锋遒劲;另一首是李清照的《声声慢》,用的是隶书,隽永秀丽;最后是三对仗工整的古诗,用的是正楷,有角有棱的。我至今还记得内容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她当时只写了上句,下句是一道笔直的横线,让大家去猜。

  当时一看,我简直佩服的要命,我最喜欢古典诗词了。可是跟她一比,感觉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最后那三句古诗,我只知道第一个,后面的那两个我翻了好多书才找到,所以记忆非常深刻。

  在异地他乡,能够遇到这样一位有共同爱好的知音知己,我感到自己太幸运了。后来我们俩在学习之余,相互之间经常在一起交流阅读诗词的感受。

  有时候也闲聊家里的情况,她姐妹五个,在家中排行老三,两个姐姐已经出嫁了,父亲常年外出打工,母亲体弱多病,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扛着。在家里照顾着下家人的衣食住行,还要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抽空干着地里的农活,假期里还要去附近工地上打工。

  她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一位婉弱善良柔情似水的女孩子,更像一个体魄健壮性格坚毅刚强的伟岸男人。

    那年的预选考试,我们俩都没过关,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就各奔东西,从此天各一方,彼此之间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知会飘向何方,不再有任何联系。

                三  人生何处不相逢

      原本一切就这么结束了,如同平静的湖面划过一颗石子,激起圈圈涟漪,微风过后又归于平静。

  两年后的秋天,秋高气爽,风轻云淡,瓜果飘香,这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不分昼夜的勤奋学习,我终于考上了一个省级的重点中专。

  报到的那天,天气格外的好,碧空万里,微风徐来,给我送来的不仅仅是丝丝凉爽的气息,还有一个意外的惊喜。在汽车上,我居然又遇到了文革,真是“金榜题名时”又赶上了“他乡遇故知”,人生四大喜我们在同一天就碰上两个,便高兴的攀谈起来。

  原来这两年她也一直另一所学校复读,到校后,才发现,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俩竟然又分到同一个班里。

    入校后才知道,在我们班里,和我同一个县的老乡有十二人,其中我们男生有十人,女生只有文革和另外一个人。她年龄最大,是我们的老大姐,都喊她文姐。她也曾经对我们说过,“我这辈子没有兄弟,你们就是我的亲兄弟了!”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时时刻刻都为我们大家着想,无论是学习上,还是日常生活中,她都处处操心。每次放假时,她总是提前去汽车站为大家定包车。一年一度的老乡会,也总是她负责组织操办。因为有文姐在,使我们大家在异地他乡从来都没有感觉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孤独与寂寞,而是经常感觉有家一般的温暖。

  在生活中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上,她却对我们比其他人还要严格,因为她是我们班里的纪检委员。

    那时候,全国甲A联赛才开始,我们中有几个热爱足球的哥们,周末经常在教室里看球赛。因为那时过周末,但是星期天晚上还有晚自习,所以她要求我们只能在白天看比赛,晚上是绝对不允许看的。

  我们都把她当做自己的亲姐姐看待,无论她说什么,我们都听她的。再说这也是学校里的规定,她只是一个执行者,我们也都能够理解她。

  那时候,学校里还明文规定,男生不许留长发,女生不许烫发,不准穿奇装异服,更不许谈恋爱。但是暗地里,有不少的学生都有自己述说相思之苦的倾吐对象,每逢周末节假日,偷偷的跑到校外没人的地方互诉衷肠,我和妻子就是在那时候认识的。但是,文姐她是我们共同的老大姐,把她当做自己亲姐对待,都分享着她给我们带来的那份家人般的暖心与关爱,谁也没有想过,要把这种亲情化作爱情,独自专享。

            四    曲折而心酸的婚姻生活

  岁月如歌,逝者如斯夫。短暂的四年中专生活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了。我们又一次面临各奔东西,这时候大家年纪也都不少了,短短几年时间内都相继成家立业了。

  但是,文姐的婚姻生活却遇到了不少的挫折,她先后经历过两次不幸的婚姻。

    她的第一位丈夫,是经朋友介绍的,是一名私立学校的教师,戴一副高度近视镜,文质彬彬的。但是他却是一个伪君子,与文姐结婚后,他竟然以学校里工作忙为由几个月都不回家一次,整天吃住在学校,让新婚的文姐望眼欲穿独守空房。

  后来才知道,他竟然与他们班里的一位女生在一起同居了,并且让这个还不到14岁的女生怀孕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法再掩人耳目,两人便偷偷地跑到外地私奔去了。

  文姐知道后异常气愤,想起诉至法院,被男方的父母拦下了。因为被他拐走的那位女生还不满14周岁,如果起诉到法院,那个男人不但工作保不住,而且还有可能按强奸罪被判刑。在他们一家人的苦苦哀求下,文姐很是纠结,心中又恼怒又可怜,无法忍受这一切。但是婚姻是无法维持下去了,最后一向善良的她只好同意协议离婚。

  就这样,文姐结束了她人生的短暂而凄凉的第一段婚姻。

  一年后的冬天,寒风瑟瑟,冷的刺骨,满怀信心的文姐又认识了一个修车的,开启了她的第二段婚姻故事。

  谁知,老天竟然如此不公,总把不幸一次又一次的降临到同一个人身上。如果说文姐的第一任老公是个伪君子的话,那么,这位简直就是纯粹的流氓无赖一个。

  这个人其实我也是在他们结婚的时候见过一次,很多事情都是后来听别人说的。他长的人高马大,面部黝黑,一脸横肉,一看就不是善良的主。他没有正式工作,在农村家里开了一个修车铺。他平时无所事事,整天在街里东游西逛,吃喝嫖赌,打架斗殴也是常有的事。但是这都不算什么,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家暴。

  当时文姐在某乡镇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工作很忙,各级检查一个接着一个,由于工作需要,经常驻村加班至很晚才回家。他便认为文姐在外边有人了,经常拳打脚踢,有时候还动用家什,非逼她说出那人是谁不可,不说不让睡觉,总是这样一直折腾到天亮。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怀疑他们的儿子不是亲生的,瞒着所有人,偷偷带着孩子去省城做DNA亲子鉴定。结果出来以后,出于愧疚才对文姐好了一阵子。后来又恢复原样。

    平时上班,我们大家都很忙,很少能聚在一起。知道这一情况后,都劝她这日子没法过了,趁早离婚算了。可她总是摇摇头,表示不肯,她已经离过一次婚了,再离婚怕别人说闲话。

  就这样又过了五年,后来那人竟然越来越不像话,变本加厉。他竟然规定要文姐每天晚上十点以前必须回家,否则就把门反锁,不让回家了。就这样,很多次文姐就在单位值班室里独坐到天亮。

  最后有一天,他在一次醉酒后,回到家里又一次对文姐进行狂打,由于出手太重,居然把文姐的肋骨都打断了。出院后,文姐才不得不下定决心,结束这场旷日已久的不幸婚姻。

    离婚时法院把孩子把孩子判给了男方,但是,母子连心,文姐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些钱,偷偷地给儿子买了一份保险。

  经过这次,她对婚姻是已经彻底绝望了,无论谁再给她介绍对象,她都不同意,表示这辈子不愿再嫁了。

  这时候,她的父母相继过世,姐妹几个都已成家,她就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着。

  离婚后,她主动向领导提出申请,要离开这个伤心地,被调到跟我妻子同一个单位。她一个人住在单人宿舍,蓬头垢面的生活着,整天无精打采的,精神也秃废到了极点,生活也没有规律。

  那时候我们住在政府家属院,跟她很近,有一次我和妻子商量,要不让她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饭吧。我们当时主要担心的是,怕她哪一天想不开了寻短见,好让妻子抽空好好开导开导她。起初文姐是怎么也不同意,后来经过反复劝说才答应下来。

  之后的日子里,她真的成了我们家里的一份子,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起出去散步,讨论刚发生的新闻和过去的陈年往事。女儿那时候刚上幼儿园,整天围着她,用甜甜的稚嫩的声音“文姨文姨”的喊个不停。她也很喜欢女儿,经常在一起讲故事,做游戏,亲的像一家人一样。

  这样幸福愉快的日子度过了几个月,让我们大家高兴的是,她竟渐渐的终于从悲伤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有一天上午,我正在单位上班,她突然打电话告诉我说:“谢谢你们一家人这一段时间来对我的照顾,如果没有你们,也许就没有我的今天。但是,明天我就要离开这里了。”

  我很诧异地问道“为什么啊?我们谁把你当做外人了?”

    “因为我又要结婚了。”她说话的语气似乎还有点羞涩。

  “什么时候的事啊?文姐,你隐藏的好深啊!”我感到相当的意外,她总是爱给人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她然后就向我简单介绍起来现在的那个人的一些基本情况,说他也是一个离过婚的,身边还带一个孩子,在县里一所大的工厂上班,月薪很高,在城里住,家里有车有房,就是不善言谈。她又说,这次结婚,除了我们一家之外,她不想告诉外人,毕竟是三婚了。

    几个月后,就低调举办了她人生的第三场婚礼。

            五  后记

    听说,文姐婚后又生了一个儿子,过的很幸福。前不久,在大润发超市见到了他们一家人,手牵着手开心的谈笑风生,为孩子地买衣服,她说现在儿子已经上二年级了,学习成绩很好。

  看到他们一家人快乐幸福的样子,我也感到很开心,心想好人终于有了好报。

  文姐,祝你永远快乐,幸福安康!

    好人一生平安!

                      2017年11月6日凌晨

 

 

 

   

 

   

   

 

相关文章

  • 文姐

    一 名字的由来 看到文革这两个字,很多人总会想起那惨绝人寰的十年文革浩劫。但是,我说的并不...

  • 文姐

    和文姐相识是在很多年前,细算起来已有八个年头了。 那是初秋,盛夏的炎热还没有完全褪去,学校让去承德参加个培训,来到...

  • 文姐其人

    上周五下班已经七点半,走出五栋大楼时突然想起有条微信消息没有回复,是文姐的,说是晚上一起吃饭,消息是上午九点多发过...

  • 祭姐文

    轰,飞机着陆在天河机场的停机坪上。我的心格噔了一下,从遥远的思绪中缓过神来,我知道一切都在随着梦幻渐渐远去。走出舱...

  • 致文婷姐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敦煌一行就是为了去远方见想见的人,走想走的路,听想听的诗。 这一次三天四夜,我...

  • 敷面膜文姐

    我每隔几天都需要同文姐视频通话一次。 像是需要一个精神支柱,从她的活力里吸收一些正能量。今晚也依旧是随机开了视频,...

  • 旧文-嘟嘟姐

    在进入凤凰之前,我就认识她了,很普通的一个女生,跟我一组在十一的时候做促销,很认真,很开朗很活泼。后来知道我们都在...

  • 与文姐言

    1. 文姐,不是吾姐,比吾小得多,其名占了上风。 那就文姐吧。 之所以非常尊重文姐,不是因她用吾写的文字,更多源自...

  • 文姐的喜事

    “文姐生了!”刚到公司,晓晓便迫不及待地跟我挤眉弄眼,“真的是双棒儿,俩儿子!” “是吧?这下好了!两全其美!文姐...

  • 祭姻姐文

    岁在辛丑,时至暮春。姻弟陈光普,携妻王美英,子陈敏陈锐,儿媳蔡琴刘莎,孙陈谨浩陈谨瑜。伏于姻姐王美平之灵前,谨以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dc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