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恐惧只是假象,本质都是贪婪

作者: 学霸猫 | 来源:发表于2016-11-22 22:36 被阅读323次
    屏幕快照 2016-11-22 下午9.54.35.png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应该是毫无恐惧,万事不纠结,放手去干。总是怀念小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只知道往前冲,元气满满,爱憎分明。长大了,在不知道哪天的某一个瞬间,突然发现自己开始思前想后,顾虑太多,再不快活,行为瘫痪,想说而不敢说,想做而不敢做。

    因为,我们开始学会了一个词,“怕”。
    怕失败,怕这件事情没有朋友们做得好,怕自己的声名财富不能如期增减,怕被人议论,怕因为做事情暴露自己的能力不成熟。我们可能还怕网络上键盘侠的攻击,大众媒体的抹黑。我们怕自己不快乐,也怕自己得不到快乐。聪明人沿着这条道路推演下去,在哲学的终极意义上,我们恐惧死亡,而一切类似于死亡、有关于失去的意向,都唤起我们的恐惧,成为情绪的枷锁,让我们动弹不得。
    所以,我们认为自己需要更多的信心,更多的勇气,我们认为自己需要经历恐惧,寻求那些让我们感到刺激和害怕的经历,来让自己免于恐惧。朋友说,他觉得自己没有经历过生死,所以对死亡仍有一种终极的恐惧,而这种恐惧,映射到了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事有始终,人有别离。
    一朵花知道自己终将凋谢,为何还要尽力去开?
    一个人知道自己终将死亡,为何还要尽力去活?
    一件事知道自己终究谢幕,为何还要全力去做?
    我始终觉得,对死亡的恐惧,并不是答案。这是题目本身,由不得我们选择,也由不得我们不接受。我们这朝朝暮暮的人生,也并无多少事情能真正触碰到“死亡”这样的终极命题。读大学前经历过一场地震,大学同学都很好奇这样的生死经历会带来多少生命触动。我说,有,有那么一些时候你会恍惚于生命的脆弱,但已经淡忘。毕竟,那些地动山摇只是记忆中的碎片,而眼前的功课奶茶和男朋友,才是每一个当下的真实。或许,我们习惯于用一些标志性的事件,标志性的时间点来剪切和拼凑我们的生命,却忘记了它本身是个点点滴滴串联起来,不可分割的时间线。地震的3分钟,和生命中任何其他的3分钟,并无甚大区别。
    当然,也或许是那场地震,让我开始了对修行和生命本质探索的着迷。修行渐进,或有偶尔顿悟的法喜充满,更多的也只是日复一日平淡生活的尽心尽力。有趣的是,随着念头和觉知越来越清晰,我便越来越不满足于一切大而化之的概念,来解释人的心理状态。举凡是人人所说的,极容易理解的心理状态,通常都只是聪明人发明出来的“传播概念”,譬如,拖延症,譬如,抑郁症,又譬如,我今天想说的恐惧。它们是一个个符合传播模型的框,因为这些概念大、简单,而每个人都体验过相关联的经验和情绪,所以我们就特别高兴地把这个帽子往自己头上戴,不仅为自己模模糊糊的心理状态找到了一个安全落脚点,还能把自己藏身在广大的病人群体中获得社交安慰。不幸的是,这些“传播概念”,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掩盖了真正的问题,使我们日益麻痹而更加无力。
    这就像,吃了一辈子感冒药,也治不好你是高血压呀。
    恐惧的情绪是什么,让我们花5秒钟,在头脑中感受一下,“恐惧”这个词,在我们的头脑中直接形成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画面都类似于“跌落”,“万丈深渊“,”被抛弃“,”被击碎“等等画面。心很安静的人,可以停下来认真去重新感受,当画面里,一个人跌下悬崖的时候,他真正细微的心理状态应该是:我现在正在落下去——悬崖好像很深——我可能会死——我不想死——啊我能不能不死—— 摔下去了,思考停止。
    请问,在跌落的整个过程中,”恐惧“产生在哪里?
    我用”跌落“这个画面,来重新展现一个心理状态,你会看见这6个念头才是客观真实的念头,而这6个真实的年头里,是并没有”恐惧“存在的。当我们把这6个念头和1个跌落的经验一起打包,变成头脑里很简单的一个存储组块的时候,我们便直接用了”恐惧“来对这样的经验进行压缩。为了加深理解,同样类比的感受,是”痛“的感觉,当你被打了一下的时候,你真正细微的心理状态是:啊他要打我了——被打的地方很麻—— 被打的地方发热——这个感受不舒服—— 啊别打我了——停止。 我们把这几个念头,和被打的经验,同样打包成了”痛“的感觉,形成一个压缩包。
    这些压缩包让我们容易生存,因为只要想到”痛“,我们就可以条件反射式地避开。想到”恐惧“,我们也可以条件反射式地避开。也许在几万年前,正是这样的压缩包机制,让我们躲开了狮子咬,避开了落下悬崖,并成功地活到了今天。
    但当我们重新去打开压缩包的时候,我们重新复原这些经验,也许会看见更接近本质的真实念头是:恐惧,来自于我的期望与我的现实之间的落差。我正在掉落悬崖,但我却不想掉落悬崖。最丧的是,生活中,大多数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努力和行动都是没有用的。这样的经验重新强化了恐惧,因此,恐惧在我们头脑中意味着,摔碎、落下、希望落空、无能为力。
    当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一张赌桌。一个人和命运对赌,他技能高超,押上所有的筹码一赢再赢。最后命运说,不好意思这间赌场是我开的,现在所有筹码留下,你,可以滚蛋了。
    生活是从上赌桌到最后一盘牌的全过程,生命是那个必输无疑的结果。拿一手好牌也好,烂牌也好,既然进了命运的赌场,谁都别想活着出去,你唯一能做的,是把牌打出各种姿势,打出各种漂亮,和旁边的朋友一起把牌打开心了,走的时候积分清零,对老板说,玩得很开心,各个项目都玩透了,下次不来了。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会骤然发现,对很多事情要求有一个”结果“,甚至是一个“好结果”,本身就是不理性的,贪婪的。现代人目标导向重,读书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找好工作,谈恋爱是为了结婚,结婚是为了生娃,在这个环环相扣的目标推倒过程中最后发现,不对啊,小猫抓尾巴,绕着自己跑了一圈又一圈,都是假的。读书求知识的快乐,谈恋爱用心的快乐,工作服务的快乐,倒是全被忘记了。殊不知,这些经验,往往比那个“结果”,来得更真实,也更有意义得多。
    我们做事情追不追求结果,当然要,做任何事,都要把它做好。但一个真正理性的人,终究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渺小的,任何一件事,都有自己无法完全掌控的成分,也都有会和我们的预期想象有落差的部分。中国人很早就臣服于天道,谓,尽人事,听天命,我把我的50%部分做好,剩下50%老天爷看您的了。人做完自己的事,老天爷给不给你,总有个概率在,没得选择。所以,不试图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部分,方才是智慧。
    我还算是个凡事认真的人(自己知道目前做事是80分认真水准,稍微给自己放了点水),这种认真并不来自于我一定要达到某个目标,而是来自于对结果的不执著,和对不可控的部分真正的臣服。因为知道有概率,有运气,也有太多事情由不得我,所以,我也就不花精力和心思去想这些事了,也就收摄心神,做好自己手头上能做的。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明知道没有结果,还能去爱。明知道可能会失败,还能付出100%的努力去做。人类历史上,大部分的光辉,或都是被这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点燃的。当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他知道也许从政的心愿终究失败,但他尽力一试,终究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当李白狂歌纵浪的时候,从26岁出四川到62岁病死,他这一生从未长大也从未被世俗沾染,是永恒的“与尔同消万古愁”。
    学英语的时候,模仿一盘《泰坦尼克号》的原声带,我反复听,连对白都能背下来。我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时想,Rose多傻啊,多冲动啊。年轻人,理性一点,好好过日子,不好吗,太经不起诱惑了。为什么《泰坦尼克号》这样鼓励年轻人对人生不负责任的片子也能成为经典啊?
    后来,我终于了解,为什么坐在头等舱的Rose说,外表看,我是个教养良好的小姐,可是内心里,我却在尖叫。为什么,Rose说,是Jack Dawson拯救了她,以一个人可以被拯救的所有方式。当我们终究学会,不再执着于结果和世俗的标准,不再执着于成败和好坏的时候,我们终究知道了人生的最终救赎—— Something larger than ourselves,那些足以让我们以生命去祭献的宏大命题。是爱,是信,是希望,是对一份志业的执着。
    我们在这世上做着一切,最终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那个谁,也不是为了让自己拥有那些什么。我们只是寻找,寻找那些永垂不朽,并献出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终究成为这不朽的一部分。
    一滴水,终究汇入大海。在大海中,它终于知道,自己此生从未来过,也从未需要去到那里,它只需呆着,呆在这里,就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恐惧只是假象,本质都是贪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ym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