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历史的天空有趣的历史小段子
他因“上书”得蒙皇恩,却也因“上书”家破人亡

他因“上书”得蒙皇恩,却也因“上书”家破人亡

作者: 王达_ | 来源:发表于2017-04-20 11:28 被阅读113次

    历代王朝要得以坚固和延续,仅仅凭借皇帝一人的政治智慧是远远不够的。再英明神武的圣上,也需要出则开疆辟土、入则针砭时弊的肱骨之臣。

    而臣下若想实现自身价值,免于沦为像《人民的名义》中孙区长那样的“懒政”之臣,就必须把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的展现在皇帝面前。

    这样看来,武将的价值似乎更加显而易见,浴血沙场、马革裹尸,武将的价值通过战争能够很直观的量化出来;而满腹经文的文臣究竟价值几何,似乎只能通过“上书”这种途径,或被奉为贤臣或被束之高阁。

    战国以前臣下奏谏陈词,都用上书的名称。《史记·孝武本纪》中记载:“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指谬忌)方。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上书,是古代文臣与皇帝进行有效互动,从而得蒙拔擢的必经之路。然而,“上书”这一行为就像理财,“一鸣惊人”的高收益背后往往伴随着极高的风险。

    东汉时期的谏臣李固,便经历了多次致命“上书”。

    崭露头角

    李固的父亲司徒李郃位极三公,受父亲的影响,李固幼时便机敏好学,经常不远千里求师问道,风评极佳。李固博览古今书籍,尤其通晓于风角星算、《河图》、谶纬之术,通俗来讲,就是天文学知识辅以必要的封建迷信,宛如神算子。

    阳嘉二年,地震、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皇帝恐惧,急需一个会解异象的“半仙儿”来答疑解惑。李固就在公卿的极力推荐进行了政治首秀,一纸上书拉开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序幕。

    李固的上书主要讲了三点:一、异象的产生是上天对政治教化不当的警示;二、要以德治国,拔擢人才要以仁爱为依据;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皇帝您现在恩宠您的奶妈和一群宦官,您奶妈所受的赏赐超过了历朝历代,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皇帝啊,您这是在搞事情!

    如此不留情面的直谏,令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庆幸的是,此时的汉顺帝拥有高度的政治警觉,对李固的建议采用了大半,立即将自己的乳母李娥迁出皇宫送回了老家,还任命李固为议郎,望他日后多多建言。

    李固这一纸上书的结果是:一惊、一正、一恨。一惊,是朝廷官员纷纷震惊,立马向皇帝叩头请罪,陈述自己的失职愚钝;一正,是朝廷的风气经此事的整顿一片肃清,朝纲得以匡正;一恨,便是被处理的乳母宋娥和宦官都对李固恨之入骨,于是,伪造匿名黑信,罗织罪状诬谄李固。

    正所谓三人成虎,再正直的形象也招架不住铺天盖地的黑子。顺帝下令查办李固,诏书甚至没有经过尚书台而直接下达。情况万分紧急,李固命悬一线。

    此时,一群同样怀揣着选贤举能,匡扶国政抱负的官员涌现了出来。大司农黄尚等人向大将军梁商请求援助,尚书仆射黄琼也进行救护,极力辩明事实真相。多位高官相保,过了很久,李固才被释放,被调离朝廷担任广汉郡雒县令。

    经历了生死关口的李固,似乎对政治感到厌倦失望。行至白水关,他忽然解下印绶,返回家乡汉中,对任何人都闭门不见。同年,曾救李固一命的大将军梁商请他出任自己的从事中郎,还是一个建言献策的活。《诗经》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救命之恩,难以为报,李固只得就任。

    叫板梁氏父子

    此时,大将军梁商以国丈的身份辅佐皇帝。梁商为人儒雅温和,懂节制,有操行,但却缺乏决断力。只能做到独善其身,而不能整肃法纪。于是,李固又耐不住写信给梁商,希望梁商先整治风化,等到功高福满之时及时隐退。

    他上书说道:“数年以来,灾怪屡见。孔子说:‘聪明的人见到灾变,考虑它形成的原因;愚蠢的人见到怪异,却假装没有看见。’天道不论亲疏,所以可敬可畏。如果能够整顿朝廷纲纪,推行正道,选立忠良,您就能建立崇高的功业,成全不朽的荣誉。穷高则危,大满则溢、月盈则缺,日中则移。您若能及时隐退,外面那些沉湎于荣华富贵,追求高位的妖艳贱货,怎能与您同日而语呢?”

    对于此番谏言,梁商的态度是“商不能用”,冷漠到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公元144年(建康元年)八月庚午,顺帝驾崩,汉冲帝即位,由梁太后临朝听政。同月,任命李固为太尉,与太傅赵峻、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都说职场最怕面和心不合,但是李固和梁冀干脆是面儿上都过不去。

    可怜冲帝,在登基的第二年就驾崩了。李固和梁冀为了皇帝的人选争执不下,李固支持清河王刘蒜,梁冀则力挺乐安王的儿子刘瓒。梁冀问李固,你为什么非要选刘蒜,给我个解释!李固说:刘蒜年长而有德行,可以压得住场。梁冀说:我不听,我不听……

    最后,位高权重的梁冀还是固执己见,立了只有八岁的刘瓒为质帝,也从此开始记恨李固。

    李固主政的时候,曾经上书请求整肃领导干部队伍,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因而得罪了很多人。这些人既怨恨李固又想巴结梁冀,于是捏造谣言毁谤李固,说李固涉嫌诽谤国家领导人。

    这个罪名可太沉重了,李固又一次被推到了死亡的边缘。然而,当梁冀喜滋滋的把诬告信呈给太后的时候,小心思却被一眼看穿,碰了一鼻子灰,他对李固这个老骨头越发厌恶,恨不能处之而后快。

    帝位三折

    不久,质帝因为在朝堂上“童言无忌”惹怒了梁冀,被梁冀毒害而死。家国不幸,几年间王位三次中断。李固忧心如焚,再次推荐刘蒜为新帝,给梁冀写信,希望他能深思熟虑,国家兴衰,在此一举。

    此时,又一位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出场了,他就是日后魏王曹操的爷爷曹腾。此时的曹腾还有一个身份,宦官。宦官集团与李固的梁子早就结下了,政治追求自然与李固背道而驰。曹腾夜访梁冀,劝说道:将军家几代都是皇亲国戚,位高权重,门下宾客多肆意横行。清河王刘蒜严明,他当了一把手,您被双规的日子还会远吗?不如立您的女婿蠡吾侯为帝,裙带关系可保富贵绵长啊!

    梁冀深以为然,第二天便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果不其然,梁冀在会上刚提出推荐人选,李固便极力反对。梁冀怒不可遏,大喝:散会!众人各怀心思,默然离场,只有李固觉得不能就此罢休,否则难辞其咎。回家后,继续坚持给梁冀写信,当梁冀又双叒叕一次见到李固的信,他的内心是崩溃的。再无二话,免了李固的官,找了个借口将他投入监狱。

    节尽而死

    李固的好运气终于用尽了,五十四岁的李固命丧狱中。两个儿子李基、李兹受到牵连被捕,都死在狱中,只有小儿子李燮化名逃走。

    《诗经》说:瓶之罄矣,维罍之耻。未尽心力,便觉羞愧,李固用生命诠释了这句话的分量。身为臣子,节尽而死,是谓杀身成仁,可敬可叹。

    再说李固的小儿子李燮,在汉灵帝时任安平国相。之前安平王刘续黄巾之乱时被张角的起义军所俘虏,后来才被赎回,朝廷商议想要恢复安平国。李燮大胆上奏,直言刘续“在国无政,为妖贼所虏,守藩不称,损辱圣朝”,反对恢复安平国,但是刘续最终还是回到了封国。而李燮因为谤毁宗室,被罚至左校劳作。

    不到一年,刘续果然因为胡作非为而被杀,当时京师都说:“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一时传为佳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四之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因“上书”得蒙皇恩,却也因“上书”家破人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kak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