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很多时候都把带娃当成了军备竞赛,在《怪兽家长》这本书里面讲到,父母们已经不再关注到孩子本身的接受程度,而是不断逼迫孩子学习成长。
现在的孩子7岁,但是他们的内心早已17岁,甚至有些可能像70岁,这是长期被压迫的结果!家长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孩子的内心真的会快乐吗?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没有时间玩,孩子真的快乐吗?
1、为什么孩子会没有时间玩?
作为家长,我们都知道孩子喜欢玩,但我们也擅长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孩子如果没有得玩,或者说没有玩够,在他生命当中会是很遗憾的事情。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那也是在15岁开始他才开始立志学习,而现在,我们的孩子5岁,甚至更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各种学学学,学英语,学编程、学技能等等等等,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玩,周一到周要上学,晚上要做作业,周六周日还有各式各样的培训班,这哪里是孩子该有的生活?
2、没有时间玩,哪来的体验和素材?
我们知道,演讲和写作(我们称之为输出)都需要素材,而所有的输出的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如果一个人对于生活没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他是很难写出好的作品,在电影《银河补习班》里有这么一幕,爸爸带着孩子去到一片草地,让他尽情地玩,带他感受自然的美,去闻闻香草的味道,去观察“草色遥看近却无”,帮助孩子写出我有真实体验的作文!这就是玩中学,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孩子是不可能真正学会“学习”,充其量只是一个考试的机器。所以,我们不仅要给孩子玩的时间,也要肯花时间陪孩子玩。在玩的过程当中,孩子通过体验生活,把所学的知识激活,这就是玩的力量。
3、演讲可以让孩子更快乐吗?
这里要区分一下,如果演讲就是为了让孩子显摆的话,那孩子会很痛苦,因为对于一般孩子来说,演讲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要动脑子,要磨嘴皮子,而人类天生不喜欢动脑子。但如果你想要孩子快快乐乐演讲的话,不妨把演讲变成一个输出的工具,去打开孩子的心扉。
具体的做法也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予以区分,中国易经里面讲究阴阳思维,对于比较内向的孩子,比如不敢公众讲话、怕生等等,这时候我们要用“阳”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演讲就是一个“阳”的方式,我们通过鼓励他演讲,先开口说,再站上舞台,从小舞台到大舞台,孩子就会逐渐被打开,成为一个喜欢表达的人;而面对本身就活泼外向的孩子,则需要用“阴”的思维,教会孩子“收”,演讲当中的收包括声音减弱、语速放缓、减少手势、主动停顿等等,更加注重孩子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孩子会越讲越开心,孩子的内心也会因演讲而得到滋养,变得更快乐。
所以,父母千万不要把孩子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那样会把孩子拖垮,因为很知识技能的东西,早会晚会,迟早都会。而孩子玩的时间以及内心的充盈和富足,一旦错过,就没有了,所以,不妨给孩子多一些无压的玩耍,少一些强加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