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斌提出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等于7%的语言,加上38%的音调加55%的面部表情。通过这个公式能看出了非语言信息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93%是通过非语言来实现的。
所以对于还未掌握语言的孩子和语言发育还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沟通者全部由非语言的形式来实现,主要指的是面部表情和变化的肢体语言,所以家长一定要仔细用心的去发现孩子肢体语言所代表的信息。
1、张开双臂:我需要一个拥抱
拥抱是孩子渴求得到他人关心和抚慰的最强烈的信号,或者当孩子面临恐惧或委屈时,也会展开双臂,这是他在寻找被爱和关怀的情感需要。
2、把手臂藏到身后:我不想和你亲近
当孩子出现对正在相处的人不满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样的行为,孩子不回应对方的肢体语言方式,还有立刻转身或侧身或背对。
3、伸展四肢:我不想听你说话
婴幼儿在熟睡时将四肢完全打开,这代表他很放松,但对于年龄稍长的孩子来说,这代表一种对抗的表现。
4、活跃的脚步动作:我心里有想法
比如谈话过程中孩子脚尖朝着门口方向,表示他对你的话不感兴趣,想要离开;或者脚步动作异常活跃,也泄露了他不安分的心理状况,也许是焦躁,也许是紧张,总之心思没有在谈话上。
孩子的肢体语言蕴含着诸多秘密,父母只有破译了肢体语言背后的潜藏的意义,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实现亲子间的顺畅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