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作为三苏中的大苏一苏轼,似乎在三苏中也是名气最大的一位。也是成就最大的一位。但人们了解的都是他的成就,对他的女人们似乎了解的不多。下面就来说说苏轼的女人。
结发妻子一“贤内助”王弗

王弗是个很贤淑、“敏而静”的女人,她平实精明,一直关爱着自己的丈夫。她内向,与苏东坡的坦直豪放的性格恰好互补共助。她知道苏东坡勤读苦学,就伴他“终日不去”;对于书中记事,东坡偶有遗忘,她都能从旁提醒,东坡问她其他书籍,她也“皆略知之”。
在东坡做官之后,她时常提醒着特“个性”、特“性情”的丈夫。东坡往往把与之交往的每个人都当成好人,自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又言“余性不慎言语,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肺腑。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之乃已,而人或记疏以为怨咎……
有一天,一位客人走后,她问丈夫:“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她说,你呀费那么多工夫跟他说话干什么?他只是留心听你要说什么,好说话迎合你的意思。多聪明的女人!
又有一次,“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王弗待客人走后,立即对丈夫劝诫说:“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有王弗在身边,可以说是苏东坡的大幸运。
有一天章敦来了,说了许多让苏轼高兴的话。章敦一走,王弗从帘子后面走出来,说,今天这个人不可靠,热情过了分,你要小心,恐怕将来对你不利。后来章敦迫害苏轼果然最起劲儿,心胸开阔的苏轼也恨得他要死,甚至做鬼也不愿跟他碰面。王弗实在是具有女人那种凭直觉判别好坏的非凡本领,她的帘后偷听也确实帮助过丈夫不少。
但好人往往不长命,二十六岁的王弗不幸病逝,葬后,东坡在王弗的墓前悲痛的长叹道:“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一怙!”苏东坡与王弗共同生活了十一年。
平心而论,苏轼如果一直有王弗这样的妻子协助提点,苏轼的人生绝对会是另一番景象,官会当得更大,仕途也会走得平稳通顺,人生也不会几起几落。
王弗,应该是苏轼仕途上最佳的贤内助。
王弗去世10年后,苏轼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悼亡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爱得如此缠绵入骨,肝肠寸断,大有痛不欲生之势。我们读到这里,也会潸然泪下,或许会以为苏轼这个专一的情种,即使不殉情,也会为亡妻独身一辈子。但并非如此。
第二任妻子 一“苏粉”王闰之

在王弗死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写这首《江城子》之前七年,苏轼就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感情也相当不错。
王闰之是一个温柔贤惠柔情似水知足惜福的女子,是苏轼的铁粉,苏轼开始是她无比崇拜的姐夫,后来是她无比钦佩的丈夫,无论什么事,都依着丈夫,他只管做她身边女人,顺从他,照顾他,爱他。
按说她是最适合做妻子的女子,也是男人梦寐以求的梦中情人,苏轼曾为她写的《蝶恋花》为证: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
王闰之陪伴苏轼从家乡眉山来到京 城开封, 尔后辗转于杭州一密州一徐州一湖州一黄州一汝州一常州一登州一开封一杭州一开封一颖州一扬州一开封 , “ 身行万里半天下”, 默默无 闻地陪伴苏轼度过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历经坎坷 与繁华。王闰之伴随苏轼的时间最长, 而且是苏轼生活最为动荡时期的家庭主妇。
东坡美食也大多是在落魄潦倒的时候聊以满足自己食欲而逼出来的创意。
第三个女人一 侍妾王朝云

不仅如此,这个时期里,苏轼还广纳姬妾。南怀瑾先生曾这么评述他:一生姬妾众多,风流韵事层出不穷,而他对这些姬妾的态度,则完全如宗法制度而无情无义。我们都知道他对妻子王氏一往情深,然而他对待婢妾的态度,却足以让现代人瞠目结舌。如其在贬官之时,将身边的姬妾一律送人,其中有两妾已经身怀有孕。
有个相当有名的故事。苏轼被贬黄州之时,准备将一个叫春娘的侍妾送回娘家,当时有朋友来为苏轼送行,看到了春娘,想用一匹好马和苏轼交换春娘,苏轼答应得很爽快。这个朋友为此写诗道:“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闲分付赎娥眉,虽无金勤嘶明月,却有佳人捧玉卮。”
苏轼回赠了一首诗:“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叹懊恨中。只为山行多险阴,故将红粉换追风。”春娘因被苏轼抛弃,羞愤难当,当即跑下台阶,一头撞死在了槐树上。
但苏轼一生中有个侍妾确实陪伴了他后半生。她就是王朝云陪伴苏轼后半生的最重要的女人。
在苏东坡的妻妾中,王朝云最善解苏东坡心意。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您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苏轼爱她极深,为她而作的诗最多,最著名的一首怀念朝云的词,还是要数《西江月.梅》:
玉骨哪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朝云死后,苏东坡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她,可是最终他仍然爱惜名声,未能给她一个名份,他对姬妾的态度可见一斑。当然,妾身下贱,妓女就更下贱了,这也是当时士大夫的观念。东坡先生虽然常常与名妓互相唱和、名士风流,但是心里头,是鄙视她们的,不曾当真爱护或疼惜过她们的身世遭遇。苏东坡曾称一名妓为“知己”,可是他始终不肯纳她为妾,名妓只能在绝望之余落发出家。因碍于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因内心深处那种认为妾身下贱的对妇女的歧视作怪,即使知音如王朝云,结局也不过如此。
苏轼的三个重要女人是不幸的,都早死,但是又是有幸的,当时的女子都是没有名字的,就连苏轼的母亲也没有名字,后人只叫她陈夫人,而苏轼给了她们名字,因嫁给苏轼而永留后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