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风语阁更文800字点赞
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萧萧

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萧萧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2-05-01 06:31 被阅读0次

初春的扬州,杨柳垂于河岸,春风一拂,满是春天的味道,可谓初春渐欲迷人眼哪!

烟花三月下扬州,万物萌动,仿佛一夜之间,各种叶子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枝枝丫丫上面也冒出新芽;春风拂面,杨柳依依,大自然充满了蓬勃的希望。

看着这满眼的新绿,柳树上鲜嫩的枝芽,诗人触景生情,思友之情油然而生。

自古柳枝象征离别,表示一种留恋不舍的感情,古人亦有折柳赠别的做法,而且在很多的古诗句中都能发现杨柳的身影。

南北朝著名诗人陆凯有一首《赠范晔诗》诗,“折花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此诗为后人津津乐道,这首小诗意境高远,不仅抒情还表达出了一份浓厚的友谊。

为了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当诗人看到了一树梅花开得正艳,遂折下一朵梅花赠与好友。江南风景如画,没有其它的东西可赠予,那么我就送给你整个春天。

陆凯的《赠范晔诗》写得极为巧妙,而且那份浓厚的情感,也是最能够打动读者。

诗人们对于这首诗,可谓是情有独钟。一千多年来,好多诗人还经常会化用其中的意境。

而其中用得最好的是清朝诗人王士祯,他便是化用了其中的意境,还把名句“聊赠一枝春”用出了新意。

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这位诗人,王士祯,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豫孙,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

汉族,新城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

1624年,明朝灭亡时,他年仅十岁,没有太多的历史宿帐和感情包袱。

而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又必须把个人的前途和新的清王朝联系在一起。

所以他的感情很复杂:他的历代祖先在明朝都是高官,既有对明王朝的怀念;而因为清朝对他的栽培和重用,又有对清王朝的报效之心。这两种感情,在他的诗中交集反映出来。

王士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他五岁入家塾读书。六七岁的时候读《诗经》,顺治十五年(1658),王士祯22岁中进士,后升迁至刑部尚书的高位,文名渐著。

顺治十六年选为扬州推官,其诗受到诗坛盟主钱谦益的称赞,并希望他代已而起,主持风雅。钱谦益去世后,王士祯真成为一代正宗。

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后人所辑《带经堂诗话》,反映了他的论诗主张。

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宗,而其渊源则本于司空图和严羽。

他鼓吹“妙悟”、“兴趣”,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最能体现王士祯“神韵说”理论,并且写得好的是他的七言绝句。

王士祯于扬州任推官时,陈氏客居金陵仰慕王士祯而数次过江拜访,王士祯安排他居古文选楼,料理招待颇周到。

当陈氏从扬州返回金陵有年,王士祯心中却始终盘郁着一股思念甚至担忧之情。

当初春时节,“东风作意”吹绿了杨柳枝条,作为多情善感的诗人自不会无动于衷。于是有《寄陈伯玑金陵》之作。

《寄陈伯玑金陵》
东风作意吹杨柳,绿到芜城第几桥?
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萧萧。
——清•王士祯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友诗。陈伯玑名允衡,江西建昌人,与作者称得上知音。正当初春时节,五万复苏,柳枝新绿。作者见柳树而思好友,所以写下这首抒情之作。

东风作意吹杨柳,绿到芜城第几桥?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和煦的春风情意绵绵地吹拂着杨柳,这满眼的翠绿该是蔓延到当年话别的芜城亭桥了吧?

东风:春风。

芜城: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境,在金陵附近。作者当时在扬州为官。

以乐景写哀情,和煦的春风情意绵绵地吹拂着青青杨柳,在这柔柔春光中,绿意铺展开来。

优美的景致反衬出思念之情的忧伤,而这忧伤中又带着丝丝甜意,这真是“甜蜜的忧愁”。

“绿到芜城第几桥?”以设问句式提出,显得别有情趣:杨柳该是绿到当年话别的桥头了吧?

“芜城”即指扬州。东风杨柳等景物渲染出一种美好的氛围,绿满天涯的景象更是烘托出一种旷远的境界。

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萧萧。

最后两句意思是想要攀折一枝赠与你,以寄相思之意,隔江对岸突然飘来了断断续续的笛声。

于是就有了“欲折一枝寄相忆”的念头。折杨柳赠别是古来风俗,诗人循此古风,欲折一枝而赠与友人,以寄相忆之情,这是很自然的,未足称奇。

但本句的意义承接和构思之所以显得平平,正是为了突出下一句的神来之笔。

“隔江残笛雨潇潇”,这是本诗的精华所在,最能体现诗人所标举的“神韵”究竟为何物,最耐人寻味:正当诗人动起相忆之念时,从长江的对岸,也传来了断断续续的笛声。

这笛声在此际出现,显得多么发人遐思!

或许,这是知心的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虽然为大江所阻,但他们心气相通,好友已想到了诗人正在忆念自己,故虽然东风还只绿到芜城,杨柳还未出现于金陵,他也为了回报诗人的相思,吹奏起了清越的长笛。

若确是如此,诗人自该是激动万分了,但在末句中,却没有丝毫激动的情绪,只有一片惆怅的烟雾:毕竟这笛声是“残笛”,被潇潇的江天细雨吹打得零散不成乐章了,诗人辨不出那是不是友人惯吹的曲子,也听不分明笛声里有怎样的心曲包含着,他闻笛时的心情,也一如春雨一般迷茫惆怅。

整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寄寓在东风、杨柳、隐隐笛音、潇潇春雨等景物之中,深沉的情感与清丽而优美的景物融为一体,蕴意绵长,言近旨远。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隔江残笛雨萧萧

    寄陈伯玑金陵 清·王士祯 东风作意吹杨柳, 绿到芜城第几桥? 欲折一枝寄相忆, 隔江残笛雨萧萧。 春至芜城,柳丝...

  • 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萧萧

    初春的扬州,杨柳垂于河岸,春风一拂,满是春天的味道,可谓初春渐欲迷人眼哪! 烟花三月下扬州,万物萌动,仿佛一夜之间...

  • 《古绝,相忆》

    相忆总相忆,痴心情缀系。 天隔万里遥,梦里情何寄。

  • 其一 孤标清韵出群芳,玉立寒侵夜月光。 一自缟裳来洛浦,空馀罗袖忆潇湘。 天随云影迷仙驭,人隔江声断客肠。 欲寄相...

  • 【采桑子】憾事

    文/一江 采桑子 • 憾事 一江 闲听窗外萧萧雨,残墨孤灯。残...

  • 小诗练习:东风

    玉笛飞声顺水来, 隔江桃红为君开。 舟行碧波无留意, 东风有情寄思怀。

  • 如梦令 离别

    常忆醉酒出游 聊慨不争良宿 隔江忍泪流 惜叹离别多愁 折柳 折柳 他日荡寇重逢

  • 玉蝴蝶 风飘雕碧云残 (词林正韵)

    风飘雕壁云残,帘外影斜栏,促织不听言,秋心寄寸笺。 天凉清酒暖,时忆相幽欢,纵使隔重山,念斜阳笑看。

  • 七绝/咏湘竹

    秋气萧萧雨打湖,斑湘点点泪痕殊。 相思虽可为君寄,风满何曾欲折躯。 2020.7.19 附东林作 咏竹 自抽劲节向...

  • 醉花间·五月榴花红

    文/兑 休相忆,怕相忆。相忆愁何拭。 南燕早归巢,鱼信云山隔。 院内遍榴红,堪无人可摘。 孤寄薛涛笺,月隐鸡窗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萧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ky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