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东漫游,有处“小景”,仿佛一首唯美的田园诗,印象极深刻。
之所以放在最后一篇才写它,实话实说,是心里没底儿。
为什么呢?它背后涉及到一个迷一样的民族、雾一般的文化,还隐藏了一段悲惨的历史故事,若隐若现,就站在那儿却看不透。
(一) 格朗普雷庄园,一首唯美的田园诗
在新斯科舍半岛芬迪湾海岸边,我们访问了格朗普雷(Grand-Pré)——昔日平常、今天非凡的一所农庄。
这是十七八世纪众多农庄中的一个,穿过历史的烽火,完整地传承到今天,像活化石,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非常鲜活的样本。
臆想中,三四百年前的农庄,脑子里或许会浮现出“原始落后、愚昧野蛮、贫穷肮脏”之类的词。
站在坡顶,整个农庄一览无余。完全出乎意料,纵横林木间隔的农田,郁郁葱葱,各色房舍点缀其间。跟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描写的一模一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当然啦,这种景致在北美也算不得有多稀罕,虽然不至于随处可见。
格朗普雷 18世纪农舍非常有意境的是,在大片的农田村舍里,居然隐藏着一座硕大的农家花园,占地超过十公顷。看来追求渔樵耕读、琴棋书画、鸟语花香般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东西方心意情趣相通。
穿过游客中心后院的碎石小路,有个小雕塑园,真人等高的褐色人物雕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那年那月的历史瞬间。
农家雕塑再往前走,跨过绿树掩映的木栈小桥,豁然开朗,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正中央伫立着一座小教堂,高高的尖顶显得庄严神圣。无论从哪个角度,有鲜花蓝天的映衬,都格外的好看。
教堂(正面) 教堂(侧面) 教堂(正侧)整个花园向教堂两侧展开,苍松滴翠,绿柳婆娑,竹篱摇曳,溪流婉转。精心设计的花坛星罗棋布,美人蕉、格桑花、金光菊、天竺葵,数十种各色花卉竞相绽放,芬芳馥郁。无论花前徜徉,还是柳下小憩,总是那么的心怡意惬。
花园一角1 花园一角2 花园一角3 花园一角4在教堂的正前方,一人高的石座上,一尊立式少女全身雕像尤其显眼。她长裙曳地,双手交叉,侧头仰望,仿佛有别离前的依依不舍,又像是压迫中的坚贞不屈。
她叫伊万杰琳(Evangeline),一部史诗中虚构的女主人公,却被当作真实的阿卡迪亚女英雄而纪念。
伊万杰琳雕像伊万杰琳与她心爱的加百列(Gabriel)订婚了,她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就在这时,英国人来了,把他们赶出了家园,她与加百列走散了。在随后的一生中,伊万杰琳走遍了美国各地,四处寻找加百列。有时她俩离得很近,却没有发现,擦身而过。当她老了,定居在费城,做了慈爱修女(Sister of Mercy),为穷苦人提供关怀。当时瘟疫肆虐,在濒临死亡的病人中,她发现了加百列。最终,加百列躺在她的怀里安详地死去。
这是美国作家朗费罗(H. W. Longfellow,1807~1882)创作的《伊万杰琳,阿卡迪亚的故事》(Evangeline, A Tale of Acadie)梗概,一部记述“大驱逐时期”阿卡迪亚人悲惨命运的史诗。
作者朗费罗雕像正是格朗普雷农庄背后所折射的阿卡迪亚悲壮历史背景,所代表的先进农业文明,让它位列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格朗普雷地图(二) 阿卡迪亚,苦难的民族史
我曾数次造访过位于缅因州的阿卡迪亚国家公园,很享受那里的旖旎风光,还有新英格兰的风土人情。
但常常对时不时碰到的“阿卡迪亚”一词感到困惑,查了一些资料也没大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在格朗普雷旅游,感觉似乎触及到了“阿卡迪亚”的核心。越疑惑,也就越好奇,非得探究个一二来。
阿卡迪亚地图“Arcadia”一词,源自古希腊语,含有“避难所”或“田园般的乐土”的意思。
1524年,探险家韦拉扎诺(G. da Verrazzano)受法国国王的派遣,考察了北美大陆东海岸。在所绘制的地图上,将弗吉尼亚以北的广袤土地命名为Arcadia。
尚普兰(S. de Champlain)在17世纪初开拓北美时,省略了字母“r”缩写为Acadia,并仅指今天的新斯科舍省,以及新不伦瑞克省、魁北克省加斯佩半岛、缅因州部分地区,分别称为“阿卡迪亚半岛”(Acadian Peninsula)和“大陆阿卡迪亚”(Continental Acadia)。
随着法国在北美大陆的不断开拓,形成了纽芬兰、阿卡迪亚、加拿大、路易斯安那四大区域,合称“新法兰西”。
早期定居点生活。Src:Wikipedia比如1605年,法国人在阿卡迪亚半岛的皇家港(Port-Royal,今Annapolis Royal)建立了最早期的定居点。而到十多年后的1620年,英国人的“五月花号”才驶进北美的普利茅斯。
新移民的生活艰辛总是超出人们的想象,粮食匮乏、疾病困扰、房舍缺失,尤其第一个冬天,往往有一半的亲友伙伴在自己的身边甚至怀里死去,这是怎样的悲哀与恐惧啊。苟活的人,还不可避免地因侵占土著人的土地、河流等资源,而不断发生冲突甚至战争。
早期阿卡迪亚男子。Src:Wikipedia为了生存,不同地区的移民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在阿卡迪亚的法国移民及后裔,选择与当地土著米克马克人(Mi'kmaq)融合的策略,联姻通婚,文化交融,由此逐步形成了一支新的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源于法语又有差别的语言,史称“阿卡迪亚人”(Acadian)。
这与新法兰西其他地区大不同,那里并没有形成民族意思上的“纽芬兰人”、“路易斯安那人”等。而魁北克,至今依然顽固地恪守着纯正的法兰西传统与文化。
17世纪中叶阿卡迪亚人的美好生活。Src:cbc.ca岁月虽然艰难,生活却越来越美好。格朗普雷农庄,就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然而,“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进入18世纪后,因为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降临在阿卡迪亚人身上,这种安宁与美好瞬间被碾成齑粉,一座座村庄瓦解破碎,一个个家庭流离失所。
那是因为1713年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法国战败,被迫将法属阿卡迪亚半岛和纽芬兰岛等割让给了英国。
英军放火焚烧阿卡迪亚人的家园。Src:Wordpress.com新宗主、新统治者,首先干的必然是对阿卡迪亚人的“驯服”。而不屈不挠的阿卡迪亚人拒绝签署对英国的无条件效忠誓言,抵制转换信仰英国国教,还参加一些针对英军的军事行动,偷偷维持对法军路易堡等要塞的补给线。
于是,驯服、不服,镇压、反抗,循环往复了几十年。
到“七年战争”前夕的1754年,在北美先期爆发了法国-印第安人战争,法军联合印第安人,进攻英属北美殖民地。为消除阿卡迪亚人今后可能带来的任何军事威胁,永久切断他们向法军提供补给,从1755年起,英国人大规模地迫害、追捕、驱逐阿卡迪亚人,即著名的“大驱逐”(也称“大动荡”、“大动荡”,the Great Expulsion,the Great Upheaval,the Grand Derangement)。
发生在格朗普雷的大驱逐。Src:Wordpress.com新斯科舍不再是阿卡迪亚人的乐土,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英国人的迫害持续了八年,直到“七年战争”(1756~1763)结束。法国又败,再次将法属加拿大全部割让给了英国。
英军的残暴与阿卡迪亚人的苦难可想而知。据估计,在总共14100名阿卡迪亚人中,约11500人惨遭驱逐,成千上万的人在亡命天涯中丧生。只有约2600名阿卡迪亚人躲过了追捕,仍然留在故乡。
大驱逐:反抗与无奈。Src:Wordpress.com 大驱逐:背井离乡。Src:Wordpress.com第一波阿卡迪亚人被流放到其他英属北美殖民地,此后他们还被赶回到英国和法国。一些阿卡迪亚人又移居到了路易斯安那州,在那里又与其他族群融合最终演化为“卡津人”(Cajuns)。继承了阿卡迪亚人自强不息精神的卡津人,发展出了生机勃勃的文化,包括独特的风俗、音乐和料理,成为路易斯安那州一大特色。
战后,少数阿卡迪亚人转辗返回了故乡。今天的阿卡迪亚人主要散落在从缅因州北部到爱德华王子岛的大部分地区。
在哈利法克斯港口,我们看到了一个“地标”,用文字和图案,详细描述了大驱逐的时间、路径和人数。
大驱逐地标(三) 克吉国家公园,米克马克人的家园
在我们从哈利法克斯去往格朗普雷的路上,特意绕道去了趟克吉姆库吉克国家公园(Kejimkujik NP),简称“克吉”。
公园的名字来自当地土著民族米克马克语,公园里也保存了丰富的米克马克人(Mi'kmaq)遗迹,包括岩画、民居点、墓葬等。
米克马克人对阿卡迪亚族群与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克吉公园 静静的小河克吉公园是大西洋沿岸一个独立的荒野保护区,原生态的沙滩、沼泽和野生动植物,是其特色。而遍布的泻湖系统,淡水与海水交互,不同盐度的水体,造就了奇异的生态系统。
走近溪流、湖泊,会发现水体呈明显的褐色。从岩石上跌落的溪水,在阳光下,呈现美丽透亮的琥珀色。据介绍,这是因为水中含有丰富的单宁酸。单宁是葡萄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称它为“红葡萄酒的灵魂”。这个我不懂。不过,湖水里有很多人在游泳,我们也游了很久,假想是在做难得的红酒浴吧。
富含丹宁酸的河水对了,顺便说一句,克吉公园是加拿大皇家天文学会指定的“黑暗天空保护地”,很适合看星星观天象。这个月正赶上迄今为止肉眼可见的最亮新智彗星(Neowise)回归,那里应该是理想的观察地之一。
说不定,几百年前,阿卡迪亚人、米克马克人,也跟今人一样,在那里夜观天象,祈祷世间不再苦难降临,人类共享岁月静好呢。
¤ 2020年8月13日 于宾州·绿堡
¤ 微信:vanking1001
¤ 电邮:wanjin@sohu.com
后记:
到此,《加东漫记(12集)》就写完了。
旅游是很多人的爱好,我也不例外。记录旅途见闻的方式,各有不同。有人拍照,有人录像,而我喜欢用文字写下那一点一滴的体验与感受,为自己记录,也为与他人分享。
下图是我们去年(2019年)暑期,在加拿大东部诸省的旅游线路和景点,全程自驾,耗时月余。
自然的博大与历史的深厚,对才疏学浅的我来说,只是走马观花、管中窥豹。虽然尽力了,浅薄与疏漏之处,必定不少,敬请原宥并指正。
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加东漫记》系列:
1、我见过的最美的海
2、北美城市与民居从哪里走来
3、芬迪湾,开了眼界的潮汐和红海
4、从南走到西,走到东,就是找不着北
5、渥太华的典雅与恢宏
6、千岛群岛,圣劳伦斯河上的明珠
7、新西风情,我自妖娆
8、灯塔,重走开拓之路
9、爱德华王子与安妮
10、纽芬兰,去不易,来无悔
11、英法易手的转折点——路易斯堡
12、阿卡迪亚的田园诗
点击进入《万进杂文集》,分享更多……
——写字不易,还遭删帖。您若喜欢,转推点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