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庙会,亲情

作者: 似醉非醉一笑置之 | 来源:发表于2019-08-11 10:17 被阅读124次

      节日是千年传承,庙会,大都在春天。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的是亲情和血缘。尤其是重视亲情。为此,千百年来,人们约定俗成的形成了许多增进亲情、友情的节日,借此方便亲人之间互相来往,互相交流,增进了解,互通有无的效果。

    春节,是举国上下最喜庆的日子。穿新衣,燃鞭炮,贴春联,荡秋千,包饺子,看春晚。关键还在于四面八方的游子准时赶回家中,与亲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拉拉家常话,叙叙离别情,谈谈未来景,话话来年事。

    新年的第一天,人们走出家门,街坊邻居见面说句吉祥话,揖手互拜年。初一刚过,开始了走亲访友互相走动。无论到谁家,上好酒,备好菜,叙叙旧,相见欢,老亲旧戚走个遍。其实过年就是在延续亲情不断线。

    春节过后,人们就迎来了第一个团圆节,灯节。其实也就是新年过后刚刚半个月。一家人吃糖元,逛灯会,还不忘一路点灯到祖茔,为故去的亲人点上一盏盏回家看看的照明灯。又是一份沉甸甸思念与传承之情。

      灯节过后的下一个重要的节,但不能叫着愉快的节日,它就是清明节。清明节也叫寒食节,此节听起来就让人有点儿心颤。通常就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日子。提前几天人们就要准备好祭品,鲜花和纸钱。到了这一天或者提前几天,一家后生们跟着大人,提着装满了祭品篮子,拿着铁锹,心情沉重的朝着自家的祖坟赶去。一家人到了坟前,双膝跪地,摆祭品,烧冥钱,再与故人叙叙一年来的工作和思念后,按长幼排序虔诚地五体投地的行三叩首大礼。接着大家起身轮换着向过往亲人们的坟头添锹土,常常是触景生情,泪水涟涟。如此这般,把所有故去三年以上的祖坟依次祭奠。这是一种亲情永续的隆重呈现。

    清明节过后,下一个能夠惊动国人的节日就是中秋节了。中秋节也是全球华人圈子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在这个时节,秋高气爽,果蔬飘香,是一年收获的季节。人们常常置备些水果、月饼等礼品,走亲访友,共叙亲情。到了这一天睌上,一家人坐在庭院里的老槐树下一起赏月,叙旧,分食月饼。而远在他乡不能回家的游子也总是难抑思乡之情,往往会长叹一声,此月非彼月,论月还是故乡明啊!

      其实还有一些不是那么尽人皆知的节日,也是充满着对故去亲人的怀念。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初一等,人们通常称之为鬼节。到了这一天,后人们可以上坟,也可以在家对着牌位祭奠的。

  在众多表达亲情、延续亲情的节日之外,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交流形式就是春会或者叫庙会。大部分在春天,此时人们正处于农闲季节。

    庙会一般都设在春季。每个村都会(也有几个自然村的)约定一个日期,到时候,所有亲戚朋友来一次大相聚。有些村庄的的庙会延续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周边的人对于今天哪个村庄有庙会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庙会就是在创造一个让亲戚朋友联络感情,叙叙旧,聊聊天的绝好机会。为营造庙会的隆重氛围,各村主事者也会提前进行慎重的规划和筹备。

    一般来讲,通常会提前一个月左右,各村就要为庙会的举行定下戏班子或者剧团,有业余的,也有专业的,在庙会前后几天,至少要唱三至五天大戏。庙会当天,在舞台周边,主街道两旁,摆满各种商摊。有日用百货,果品点心,农具布匹等。其实庙会上见到最多的还是当地的特色美食。诸如水煎包,炸油条,胡辣汤,炒凉粉等是应有尽有。一般来说,庙会当天上午九点左右,就达到了高潮。小贩们声斯力竭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头窜动,前呼后拥。有走亲戚的,有看朋友的,还有专门来到庙会上买日用品的,也有人是来看戏凑热闹的,真的是各色人等,应有尽有。这一天,整个村庄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一片沸腾。锣鼓声,乐器的伴奏声,演员阴阳顿措的南腔北调,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对于一般农村人来说,庙会不等同于平常的过年过节。因为年节都是自家的亲戚之间互相来往走动,同事、同学、朋友是不互相串门来往的,除非有特殊情况。而庙会这一天,各家都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热情迎接八方来客。实际上,庙会就是一次亲朋好友相逢,东南西北宾客,有点儿交情的,甚至没有关系的,在与主人有交情人的陪伴下也来家里作客。

    从四面八方来到的客人,围坐在几张子,甚至十几张桌旁,划拳行令,喝酒吃饭,递烟奉茶,你来我往,其乐融融,好不快哉!没隔几天,下一个村的庙会又一次上演,人们又一次相逢,又一次交流,又一次的欢声笑语。中国人的关系的交流方式确让人叫绝!

    哪个村庄有庙会,去哪家赶会,一般都带些礼品,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在改革开放前的年代,互相之间来往的大多是亲戚关系的比较多,带的礼物也比较简单。通常是用柳枝串在一起的几根油条,几瓶罐头或者是几根本地甘蔗外加一盒或者几盒点心。当年人们都比较贫困,客人们带的点心是舍不得吃的,因为到下一个亲戚家有庙会时还要作为礼品带上。这样互相循环交流,有可能来年又转了回来甚至有的已经发生了霉变。也有个别情况下,点心被孩子们平常悄悄吃掉的。这个时候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时候再买新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赶庙会带的礼品也变成了饮料,酒类,方便面或者洗衣粉等。有的亲戚朋友甚至还包个红包送上,不能不说,这多少有点儿变味了,少了些温馨和亲切感。

      总的来说,农村庙会就是一次亲朋好友的大包容、大交流小型广交会,也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习俗吧!

     

相关文章

  • 节日,庙会,亲情

    节日是千年传承,庙会,大都在春天。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的是亲情和血缘。尤其是重视亲情。为此,千百年来,...

  • 庙会

    《庙会》 文:北战 四月八是当地一年一度开庙会的日子。除了过年罢,庙会算是比较盛大的节日了。届时乡里...

  • 节日融亲情

    五一节至,闺女女婿外孙女要归来团聚。 身为姥姥姥爷的我们俩心中早在盼望,和大千世界里的所有家庭的父母一...

  •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二】

    6.庙会: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明清以后,我国的庙会发展...

  • 原来你是这样的庙会

    这星期回婆家住,正好赶上一年一度的民俗节日 —庙会。 其实,在庙会两天前,就是村里的集市。我原以为,马上就要庙会了...

  • 庙会,陌生又熟悉的节日

    今天,4月初一,庙会。 昨晚在村礼堂,提前上演了节目,庆祝庙会,农村辣妈轮流上场,展现才艺,锣鼓、舞蹈、唱歌,应有...

  • 庙会

    每年二月二十二是我们这里的庙会,庙会可是除了春节之外最为隆重的节日。 那天,街上会有各式各样的玩意。有卖水果的,苹...

  • 我的朋友

    说我的朋友之前,我想到了一个节日,就是友人节。人生离不开亲情,友情,爱情,表达亲情,爱情的节日都有,唯独没有表达友...

  • 「断章取义」和小新一起逛庙会

    小新一家人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要去庙会 乐坏了小新 广志、美伢 终于盛装亮相 逛庙会自然要有庙 但小新更感兴趣的 ...

  • 变味的压岁钱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喜庆的一个,尤其是孩子们最喜欢过春节:吃糖官儿,穿新衣,放鞭炮,逛庙会,得压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节日,庙会,亲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nk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