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温馨的地方是家,家里最温馨的地方是厨房。厨房是主妇们的阵地,也是她们施展才华的地方。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让食物不在是食物那样简单
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姥姥家和奶奶家,不为别的,外婆做的饭特别好吃,而且总是花样不断。烩菜,猪肉炖粉片,土豆排骨,都是家常菜可是在别的地方吃的确不是一个味。冬天的时候,姥姥更是会做更多的好吃的,炸麻花,炸三刀(一种油炸的面食),炸丸子,炸豆腐,酥肉.......还有好多现在人们都不会做的食物。等过年的时候,姥姥的儿子女儿们一块聚到一起,点起火锅,大人们坐一块,小孩们坐一块,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聊天喝酒好不热闹。那时候小,好多事不明白,只知道去姥姥家有好吃的,姥姥姥爷和舅舅住在一块,还能和小表姐玩。直到前几年姥姥去世,才知道原来是一个主妇撑起了一个家。
姥姥去世时,我上高中,那时候我住校,去姥姥家的次数少了,除了过年过节也不怎么去了。姥姥去世之后,就剩姥爷一个人,后来姥爷和舅舅住到一块,把原来的房子租了出去。没有了姥姥过年过节给大伙准备的食物,人们去的次数少越来越少了,后来过年过节一块聚在一起吃火锅的时候也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了。而我,之后吃到的麻花在也不是姥姥做的那个味道了。
比起姥姥来,不得不说老妈做的饭差了不只是一点,那就是大学和初中的差距,粽子不会包,麻花没炸过,馒头不是太黄就是太酸,从来没有正正经经的做过早餐。记忆里我上小学时常常在姥姥家蹭饭,对老妈做的饭几乎没印象,初中时由于老妈上班中午不回来,最常吃的就是煮方便面,高中大学都住校。
印象最深的是老爸做的饭,在他眼里老妈做的饭常常被他嘲讽是“猪食”。老爸是个很有天分的人,做饭讲究色香味,他做的菜又麻又咸颜色又重,他见不得不放酱油的食物,认为是猪食没有食欲。他喜欢麻,放花椒要放三遍。一次我吃完饭,对着镜子发现我的牙缝里竟然都塞满了花椒的颗粒,一看我的碗底还沉着一些没有融化的花椒颗粒,然后我漱了三次口,然而我都不觉得麻了,我都木了。老爸做饭经常被我吐槽,一次我对老爸说,“我觉得我们吃饭得备12个碗,一人3个碗”, 他说为什么,我说“三个碗盛三碗水,一个碗里泡泡,一个里碗冲冲,最后一个碗里涮涮这菜就能吃了”。他也喜欢怼我,说我脸大,脸宽,我就会说“还不是你做的饭太硬了,米饭硬,面条硬,脸大是使劲嚼的结果,一顿饭吃半个小时,哎呦我牙都酸了”。老爸被我逗得哈哈大笑,下次仍然照旧,该黑黑,该麻麻,该咸咸,要不然自己那一碗的舀出来单独再加调料。
工作以后自己开始做饭,为了方便买了好多半成品,干货,喜欢吃面,多数是挂面,意大利面,扔锅里煮煮,做点菜什么的拌拌,简单的很。这些吃多了以后就开始想念老妈做的手擀面,焖面,乡愁也是从这里开始。去外面吃饭见到没有颜色,白白的一堆东西真想冲进厨房跟厨师说买瓶酱油费不了多少钱,你这没有颜色的东西真他么没有食欲,还好意思开饭馆。而且我居然发现麻油,花椒这种调味品真的让人神魂跌倒。
放假的时候回家,终于如愿吃到老妈做的焖面,一口气吃了三碗。老爸炒的菜不再放很多盐很多酱油了,他说被我说的都不敢放盐了,花椒也不放了。为了他们的健康我说这才是中老年人该吃的饭,清淡一些才好。
小时候的味道是小时候经常吃,长大了就吃不到了,妈妈的味道是在的时候很不屑,不在的时候却很想念,爸爸的味道是之前很嫌弃,如今却很迷恋。下厨的人都很性感,他们做的不是菜,他们在调配春药,令多少像我一样的的心之神往~
看我调配的春药~
面食类:
米饭类:
炒菜类:
创新类:
汤粥类:
暗黑系列:
没有烟火气的家清冷不聚人气,时光清浅,流水如年,我愿为你一辈子刷过洗碗也不为一句最美的情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