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以为现在许多书法家或者书法专业的人之所以气质猥琐不能有所突进,哪怕是在技法上已经掌握了很多传统的东西,但是骨子里的那股劲儿和气质还是没有学到。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文化还不够,修养不够,所以说急功近利,什么书法是艺术啊,书法是线条啊,面块的结合啊,什么精准临摹啊,把一个字的写成拆分为36个步骤啊,等等,自然就会出现吼书和盲书,甚至是剪贴艺术,乃至射书。
经典的抽象艺术不管是热抽象还是冷抽象,它其实都有一个背后的艺术理念、哲学观念或信仰,而上述几项没有那种东西,同时也缺乏了仪式感。据说中世纪的时候以及后来的文艺复兴那种种的素描和静物画都是有宗教上的隐晦象征的,吼书不自然,必做不到这一点儿,没有这一点儿当然在意义上也就失去了那种狂热和纯粹的信仰,所以当代这些所谓书法是无药可救了。
当然我们说如果没有了汉字的表现形式,哪怕是变形的汉字,哪怕是部分的汉字,它也是汉字,可是当我们完全抹杀了这种内容,只是注意形式,那么学艺术和不学艺术又有什么区别呢?当我们完全泛化了之后。可惜艺术将被抹杀了。
而那种冲动,那种冲劲,那种理想的执着还是应该有的。所以从今天开始,在临写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关注形式,它的面块,它的整体章法,什么阴阳,什么偏正,什么大小,什么左右,同时还要注意,就是它的具体内容以及悬揣设想其内容和感情。那么这样的话才会是学到真正的东西,不至于是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呢。
今天在路上行走,突然想起,今天正好是端午节嘛,五毒之日,一年中最毒的日子。所谓不破不立,我觉得这样才有意义,虽然以前听人说过,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去实行,必须要兼顾形式与内容。希望从今天开始,这是一个小小的顿悟,也能够收到一个大大的收获,好的,我们喜悦着。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这与古人经典法帖呼吸相应的辰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