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爱成长简友广场想法
你有没有学习力,来检测一下

你有没有学习力,来检测一下

作者: 80c6d8603f07 | 来源:发表于2019-06-17 20:22 被阅读39次
    你们体会过,满脑子都装着一件事的感觉吗?
    就是那种,你干什么都会想这件事,挥之不去的赶脚。
    我昨天感受到了。
    昨天学完学习力,开始启程回家。
    路上看到有两辆车相撞,平常我会在心里评论一番,觉得他们开车不小心。但是昨天我脑海里却想的是,这事和我有关系吗?
    元宝去了大明湖,觉得特别好玩。然后给我津津乐道的讲起来。他说,妈妈可比红莲湖好玩多了。以前我会说,废话,红莲湖是挖出来的,大明湖是自然的,能比吗?但是昨天我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吗?结果引起了孩子很大兴趣,脑洞大开,玩了很久的找不同。
    我拿起一本书,以前看到好的地方,就想划线。现在我却能就这个地方提出各种问题:这个点真的很好,我如果尝试运用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呢?不尝试有什么坏的结果?对了还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吗?有没有相反的例子?作者提出了哪些假设?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问来问去,突然发现自己就陷入进了思考的快乐中。

    这种感觉可真是前所未有。

    我迫不及待的在群里分享我这些感受,大家有可能被我的热情打动了,在群里给我留言,让我赶紧给大家分享分享。我在这里先分享两点。

    1 学习力是一切的基础

    很多人天生具备一些能力,例如有的人沟通能力特别强,有人特别会记忆,有些人天生就是乐观派。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拥有这些能力。所以我们会买书,会网上付费,会去培训,想得到这些能力。

    但是大多数人会觉得花了很多钱,看了很多书,效果并不明显。

    有的人觉得是自己太笨,有的人觉得是老师教的不好,书写的烂。但归根结底,问题不是别人的,而是自己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没有反求诸己。这四个字来源于孟子射箭。他认为箭射不好,不是弓的问题也不是箭的问题,而是应该反求诸己,问问自己,我应该如何改进?我哪里没有做好?只有把问题指向自身,不怪外界环境,给自己加要求,加方法,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

    第二,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

    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老师说哪里是重点我们就背哪里。后来我们看书,就觉得书里哪都是对的,恨不得把书从头看到尾。

    但是真的这些知识都对我们有用吗?那真不一定。按照二八原则,一本书也就20%的内容对我们有用。可是如何找到20%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把书当医生。

    你有没有学习力,来检测一下

    针对我们的“病症”,找到适合我们的良医来治病。那20%就是我们当下需要的知识。

    第三,各种能力都要学

    在学校时,我们只需要一种能力,叫做“考试能力”。但是走出校园,大家会发现,要学习的能力特别多。沟通能力、演讲能力、控制情绪能力、抗压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等,哪个能力缺乏,就会付出代价。

    但很多人学了很多课,看了很多书,发现这些能力也没有提升多少,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忘记了一个重要的能力,学习力。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急着去开拓各种能力,其实是本末倒置。

    学习力是水,其他能力是船。没有水的船,是无法航行的。

    所以,学习力是核心能力,它也叫作元能力。

    学习力就像内功,只有内功强了,才可以转化成各种招式。招式代表的就是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一系列能力。

    成人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元能力,也就是学习力。

    这三条错误你犯了几条?

    2 碎片信息添加“上下文”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里,赵周老师曾举过一个例子:每个人每天要喝八杯水。这条信息是正确的吗?

    有人觉得对,有人觉得不对。无论如何,这是一条没有上下文的碎片信息。

    我们的朋友圈充斥着各种文章,有的标题吸引眼球,有的开头很能引起共鸣,有的内容让我们颇有道理。但这些信息真的对我们有用吗吗?

    太干货的我们收藏了,有意思的文章会心一笑?有几篇文章在我们内心留下了痕迹?

    真的很难说。

    所以遇到信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我们给遇到的一段信息或者一篇文章“添加上下文”。

    如何添加?

    这里需要进行“八大问”。分为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你有没有学习力,来检测一下

    第一,分析信息进行追问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睑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第二,整理信息的关键是明确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怎么用?还是拿“一天喝八杯水”举例子。

    前:这条信息对我重要。这条信息是怎么引出来的?可以去百度查相关资料。

    因:这条原因的假设是怎么提出来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例如,为什么要喝八杯水?可以有其他解释吗?

    后:每天喝八杯水,对我有什么好处吗

    果:每天喝八杯水,对我有什么坏处吗?

    适:有别的作者或者别的领域提出过相反的观点吗?

    用:每天喝八杯水,要具备哪些条件才可以?

    边:有没有谁提出过相同的观点?

    界:和相同或者相反观点比较,有没有什么区别。有没有什么相似点?

    当自己就一个信息进行这样的提问,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提问力,也提升了思考力。同时还不会被鸡汤文,励志文,干货文迷惑了双眼。何乐而不为?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一篇文章,试着用八大问去追问前因后果适用边界,会有一种全新的体验。

    当然这只是学习力的冰山一角。

    你有没有学习力,来检测一下

    还有知识体系、便签拉片写作、追问与反思经验,解决问题和复盘等内容。

    待我整理好后,继续分享。

    这是王小七童鞋,2019年日更的第73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有没有学习力,来检测一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iz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