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爱玛》中情感的振幅

作者: 思无邪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3-16 16:23 被阅读17次

《爱玛》是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简·奥斯丁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书中以爱玛为主线,讲叙了三位青年女子的爱情故事。

在这篇小说中,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情感、行为表现均出现了几次明显的起伏变化,振幅强大。

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这篇小说运用了哪几个方法来增加故事的振幅:

一、误会法。

哈丽特是一个身份不明的私生女,本来与农民马丁相爱。但是在爱玛的劝导下,却拒绝了马丁,对牧师埃尔顿产生了好感。文章一路叙说埃尔顿对她极为殷勤,引她萌发了爱慕之情。

就在这时,情节发生了突变。埃尔顿竟然向爱玛表白,原来埃尔顿的目标一直是富家小姐爱玛,哈丽特的爱情竟然是一个误会。

这样一个误会,使小说故事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反转。

二、欲抑先扬法。

弗兰克是一个富家子弟。他还未出场就被人们描述为一个彬彬有礼,教养良好的男子。出场后又以其英俊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谈吐,成为受到大家喜爱的人物。

他总是对爱玛献殷勤,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和爱玛关系亲密。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大家极其震惊地发现,原来他早与寒门孤儿费尔法克斯私下订了婚。他之所以与爱玛亲近,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这下,大家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们认为他无耻、虚伪,同样引起了读者的震撼。

三、情节突转法。

作为小说的主人公,爱玛的爱情可以说是扑朔迷离。

先是埃尔顿向她表达爱慕之情,接着弗兰克向她大献殷勤,而她则一直坚信自己终身不嫁。

直到好友哈丽特说爱上了奈特利,她才猛的发现,原来自己一直爱着这个看着她长大,引导她心灵成长的奈特利先生。

而奈特利早在她13岁时就爱上了她,只是一直不敢向她表白。这种深藏于内心深处的情感,突然的爆发,让读者在震惊之余,被深深地感动了,使小说的结尾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说中类似的起伏变化,还有许多,这些反转和转折,让小说的情节变得波澜起伏,引起读者浓厚的兴趣,也奠定了其成为传世佳作的基础。

相关文章

  • 评《爱玛》中情感的振幅

    《爱玛》是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简·奥斯丁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书中以爱玛为主线,讲叙了三位青年女子的爱情故事。 在这篇小...

  • 《理智与情感》中的布兰登上校

    文学作品中不乏“大叔”形象,如《理智与情感》中的布兰登上校,《爱玛》中的奈特利先生《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小...

  • 听【八段】2019.08.05

    @留仙洞警务室 精力有高低和振幅,身体的能量影响能量的高低,情感的力量影响能量的振幅,为积极情感充电的关键能力是自...

  • 《包法利夫人》每个女孩子心中都住过的浪漫主义

    爱玛愚蠢吗?愚蠢的吧。 爱玛虚荣吗?虚荣的吧。 爱玛可恨吗?当然可恨。 那你喜欢爱玛吗?喜欢啊。 如果她在现实中,...

  • 2015-6-23 收评:沪指尾盘拉升涨近2%上4500,收复6

    收评 周二早盘,沪指盘中大幅跳水,再现巨震行情,盘中震荡超300点,振幅达5.83%,连续跌破4400、4300两...

  • 2019-01-23

    奶格玛~~~爱的选择(组名) 于燕红 奶格玛的销售方案 奶格玛是文化的载体,是会说话的、是健康的、是有情感的,让自...

  • 英国作家作品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理智与情感》 《傲慢与偏见》 《爱玛》 ; 艾米莉·勃朗...

  • 《Emma》- 爱玛

    Author: Jane·Austen 《爱玛》(1815)是作者继《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

  • 驿路梨花处处开

    今天听了舟舟老师讲的关于故事的振幅问题,觉得豁然开朗,觉得写故事又添一新招。故事的振幅主要是指故事情节,人物的情感...

  • 11.24

    豆瓣里评包法利夫人说文艺女青都该拜读此书。爱玛心智平庸,家境一般,却不甘平庸。乡村医生包法利,条件平平,但是对于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爱玛》中情感的振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mkr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