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很开心在这里见到大家,这是我的名字请看:常希茜。谁能把这三个字准确的读出来?(互动)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第三个字是多音字,既读xi,也独读qian。在西方国家,xi用来形容那些优雅、美丽的女子。而我的父母在给我起名字时,希望我能成长为一个优雅、美丽的女子,你们说,“茜”在老师的名字里应该读什么?(互动)希望你们以后能准确记住老师的名字。
第二部分 班级班规
除了上课我们要认真听讲,好好做笔记之外,我们还要遵守咱们的班级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接下来我就说一下咱们班的班级班规,也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做到:一、不迟到、不旷课、尽量不请假。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保证我们所学的知识才能具有连贯性。
二、不准下楼买零食、每人带上一个水杯。为了大家的安全所以我们都不要下楼去买东西,天气炎热,如果口渴的孩子可以在视界窗接水喝。
三、不带贵重物品和跟学习无关的东西来学校。一旦发现直接没收,让家长来老师这里领取。
第三部分 授课部分
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请看ppt(牛刀小试部分)。
大家做得非常棒,看来这些题目很简单,别得意,真正的挑战在后面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辨析成语
(互动)大家觉得成语有几个字?(答)自由回答
其实我们的成语有很多种,成语多数为四字,也有三个字以及四个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用逗号隔开。比如“白日梦”这样的三个字的词也是成语,成语最多的还有16个字的呢,像“职责浅绿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有16个字呢。所以成语的字数是3到16个字。
(一)望文生义
成语大多数源于历史故事,有些成语中的字较为生僻,所以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你听这歌声多好听啊,就像是四面楚歌一样。“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陷入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所以在成语运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望文生义。
再看一个例子:电视剧《西游记》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的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人都吸引出来,,常被人误认为只巷子里空无一人。
我们来做一下练习(相应练习)
(二)色彩失调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贬色彩失当。
来看一个例子: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属于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垃圾食品厂,所以遇到这类成语的时候一定要运用得当。
再如:侯宝林和马季的相声艺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半斤八两”还有蔑视味道,是贬义词,不能形容著名相声艺术家。
(相应练习)
(三)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把握不准容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本书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质量,向高水平攀登。“洗心革面”指的是人改正错误,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书。
再如: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虫鸟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这里使用对象错误。
(相应练习)
(四)主客混淆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经烙上了古代文化的印记,有的用于自称,有的则用于称对方,如果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比如:孙小空碰到难题,对同桌说:“小戒,我不耻下问,请教你一个问题。”“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者为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用于他人,不用于己。
再如: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蓬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自身,不能用于他人。
(相应练习)
二、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又可以称为同义词。但即使是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运用时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近义词辨析的方法吧!
(一)词意轻重法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都不同。如“显著”与“卓著”,“显著”为非常明显,“卓著”为突出的好,所以后者比前者词意重多了。来看例题(ppt)
(相应练习)
(二)范围大小法
有些词语尽管意义相近,但是使用范围的大小以及适用的对象会有一定的差异。如“财产”通常指具体的物质财富,不包括精神财富;“财富”既可指物质财富,又可指精神财富,其范围比前者大。我们来看一个例子(ppt)
(相应练习)
(三)感情色彩法
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比如“爱护、保护、庇护”,爱护是褒义词要用在肯定赞扬的方面,庇护是贬义词要用在否定批判的方面,保护这是中性词。我们来看一个例子:(ppt)
(相应练习)
(四)对象搭配法
有些词语在使用时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配合,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的配合。我们来看一下抚养和赡养该怎样搭配(ppt)
(相应练习)
三、课堂强化――练习题
让我们来检测一下看大家这堂课学习的效果怎么样吧!
四、拓展练习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学习和掌握一定量的古诗文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丰富语言表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宋朝诗人晏殊的《浣溪沙》。
第四部分 板书设计
常希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