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我快抑郁了!”
“觉得活着没意思怎么办?”
“我快崩溃了,想哭!”
如今,面临工作、情感、疾病、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抑郁症已经越来越普遍,青少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等潜伏在你我身旁。
抑郁症患者常常对生活失去兴趣、食欲缺乏、失眠、自卑、丧失价值感等,甚至会有自杀倾向。有些患者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药物治疗,而抗抑郁药的副作用是困扰很多抑郁症病友的问题,也是抑郁症病友自行停药最主要的原因。
抗抑郁药的副作用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和他的机理相关,具有相同作用机理的抗抑郁药通常会有相似的不良反应。目前,常见的抗抑郁药物种类及其不良反应如下所示: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目前SSRIs和SNRIs类药物是常见的的处方药品,他们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不良、胃痛,腹泻、便秘食欲下降,头晕、头痛,失眠,性欲降低。
2、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这类药物常见副作用有镇静、记忆力减退、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传导阻滞、便秘、口干、排尿困难等,而且容易引发严重心律失常,危及生命,虽然具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但其副作用多且发生率高,因此,目前已不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线用药。
3、非典型抗抑郁药:
这类药品比较特殊,因为不能与其他抗抑郁药品分到一类,因此就称他们为非典型的抗抑郁药物。常见的药品包括米氮平、安非他酮等。此类抗抑郁药往往都会和SNRIs或者SSRIs类药物合用,可能会减轻SSRI或者SNRIs的不良反应。
几乎所有的抗抑郁药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长期用药的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敏感性下降,非常容易成瘾,因此,大多数抗抑郁药需要长期服用。
抗抑郁药的副作用无疑会加重患者焦虑感和不良反应。我们知道,血清素是负责监管幸福感的,如今治疗焦虑和抑郁常用的处方药,都是通过调节血清素水平起作用的,肠道微生物群影响身体的神经递质血清素的水平,因此,科学家为我们找到了另外一条防治抑郁症的安全无副作用的有效途径—肠道益生菌。
肠道神经系统通常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大脑,肠道菌群能够制造有益于大脑健康的重要化学物质,其中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种维生素甚至是谷氨酸和GABA等神经递质,通过菌-肠-脑轴影响我们的情绪。
通过对比健康人群的肠道,科学家发现,抑郁症患者都有肠道菌群失调现象,而连续30天服用两种混合益生菌的患者表示,接受益生菌疗法以后感觉不那么焦虑和抑郁了。
我们体内的血清素有将近90%都是在肠道中产生的,估计不久的将来,这些存在副作用的药物将会被肠道益生菌所取代,“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都是黑暗中的天使”,愿我们能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宽慰,帮助他们走出痛苦的沼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