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见
《中庸》的第十三章讲做人、治人之道。
原文: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百度百科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远离人。人去实行中庸之遭却远离了人,他就不是在实行中庸之道。《诗经》上说:‘砍伐斧柄,砍伐斧柄,斧柄制作的方法就在手边。’手握斧柄伐木制斧柄,斜着眼审度两者,仍然觉得相差太远。所以,君子应以对待人的方式治理人,直到他们改正为止。忠恕与道不远,不愿施于己身的,也不要施与别人。君子所奉行的道有四条,我孔丘一条都做不到。对侍奉父亲的儿子所要求的,我尚未做到;对侍奉国君的臣下所要求的,我尚未做到,对侍奉兄长的弟弟所要求的,我尚未做到;要求朋友做到的自己先做,我尚未做到。在日常德行的实施方面,在日常语言的慎重方面,我做得还不好,不敢不继续努力,即使有做得完满的地方也不敢把话说尽。言语要照顾到行为,行为要照顾到言语,君子怎么能不笃实忠厚呢?”
02感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本性,顺其本性做事就是道,所以说“道不远人”。俗话说,佛在家中坐,何必远烧香。不正式此意吗?可是现代人心思太多,想着想着就跑偏了,结果就是“人之为道而远”了。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大家都知道,可大家总是被两点之间的花花草草所迷恋,忘记了正道。
儒家将解决人生问题,“儒”人之所需。“执柯以伐柯”讲的就是以人之道治人。为什么这么讲呢?
发明家就是看到了物的本性,尽用物的本性,就变成了我们想不到的东西,以便捷我们的生活。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事。要是能看清人的本性,同样也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人之道、人之德,行人之行来治人,就能与人打成一片,最后则“仁者无敌”。
同样,“率性之谓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做事一定要“仰不愧,俯不怍”。自己都做不到的就不要强加于人。“三十而立”是让我们立足于自己所学,不随风而动,随他人的诋毁而动心。
夫子自叹,不能使天下人达到“事父,事君,事兄,先施之”的境界,而感到遗憾。我们自不是圣人,但也要知道,做事即是施舍,先不要求回报。
谨言慎行,言与行相互映照,有所不足,然后知做事不要留有余地。
03思
这段话让我想到了《三体》中的一个片段,三体人为了封住我们地球人的科技,派了叫智子的机器人来。封住我们地球人的对撞机。为什么要封住对撞机呢?因为通过对撞机的工作能够看到物体的本质。科学家们正是对物体本质的研究,从而创造我们所想象不到的科技,推进科技的发展。这也就是《三体》里给我们的一个结论,要想毁掉一个文明就销毁掉这个文明的基础。要想发展科技就要发展基础科学。
我们的祖先在2000多年前给我们的结论,却在今天印证了。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然后才能与天地参矣。
04行
当人的欲望越少时,越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蚂蚁,和人是一样的,都是同胞。只是蚂蚁的思想单一,一条路走到头。我们人的欲望多,思想也就复杂,越不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还是开头的那句话“佛在家中坐,何必远烧香!”直心即道场,一切向内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