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句话精准的总结了王熙凤的一生,这个聪明有才的女人,机关算尽。世人讲因果报应,有因才有果,罪行累累的王熙凤,终落得身死家亡的凄惨下场!
金陵十二钗里,王熙凤绝对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存在。她光彩照人,恍若神仙妃子,伶牙俐齿,风趣幽默。
她的才,有目共睹,众所公认。
秦可卿死后办理丧事,尤氏病重,内宅诸事杂乱毫无章法,万般无奈下,贾珍请王熙凤去帮忙料理一二。协理宁国府,将王熙凤的才展现的淋漓尽致。

接受贾珍的请托以后,王熙凤首先思路清晰的总结出了宁国府的弊病:
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既然总结出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起来就容易很多。王熙凤将所有家中仆人聚齐在一起,个人分派个人的事务,分工明确,互不干扰;大小事情认领物品,均登记清楚;规定出严格的时间点卯吃饭交钥匙;处罚迟到的奴婢毫不手软。
如此下来,以前无头绪、慌乱、推托、偷闲、窃取等种种弊端,一概都没了。
要知道,在协理宁国府的同时,荣国府的那一摊仍然还需要听从王熙凤的吩咐。原文说:“忙的凤姐茶饭也没工夫吃,坐卧不能清净。刚到了宁府,荣府的人又跟到宁府,既回到荣府,宁府的人又找到荣府。”
如此忙碌,王熙凤却并不偷懒推托,她日夜不歇,将所有事情安排的面面俱到,获得贾府上下一致称叹。
要知道,王熙凤虽然是金陵王家的千金小姐,却大字不识一个。一个大老粗能够同时协理两府,毫无缺漏,由此,王熙凤的才能可见一斑。
而我们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才,不只是去关注她的才干有多么的出众,更重要的还要看这个人是否具备察言观色待人接物的本领。
王熙凤才干没得说,察言观色更是无人能及,否则怎能哄得贾母和王夫人将荣国府内宅大权全权交付。
她深知宝玉是贾母以及王夫人的心头肉,诸事处理皆以宝玉为先,只要是宝玉房里的事情,有求必应。
黛玉只是表姑娘,却因贾母格外关照而于贾府地位超然。宝钗是王夫人嫡亲的外甥女,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王熙凤对二人可谓照顾有加,有什么吃的玩的必定先去送给这两人。
大观园里众姑娘要创诗社,请王熙凤做监察御史。一行人去了王熙凤那里,她当机立断表示同意,并且答应先给五十两银子用着,不够再补。
试想,一个不识字的人,会对吟诗作对有兴趣吗?王熙凤并不会作诗,只是她知道,这些姑娘娇客万万得罪不起,若不同意,恐怕就要成了大观园的“叛徒”。
这不过发生在片刻之间的事,王熙凤心里马上便有了计较,不得不说果真是一副水晶心肝,八面玲珑。
有才是好事,可怕的是有才者没有好的德行相匹配。
王熙凤小节有虞,大节有亏,其心肠毒辣比起她的才干,不遑多让。
王熙凤心中全无慈悲心这一说,在她的眼里,人只分两种,有用的和没用的。有用的或刻意巴结或有意交好,没用的犯不着她彼此相安无事,一旦冒犯必不留情。
前往清虚观打醮的时候,贾府女眷齐齐出动,各主子身边有点体面的丫鬟也都一同前去。
车马到达清虚观之时,鸳鸯坐在丫鬟的轿里,没办法及时赶到搀扶贾母,王熙凤忙自己下轿前去伺候。这个时候,有一个拿着剪筒的小道士躲避不及,撞到了王熙凤怀里。
凤姐便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筋斗,骂道:“野牛肏的,胡朝那里跑!”
一个穷苦人家的小孩子不小心撞到她,她便不管不顾一巴掌下去,打的小孩翻倒在地。可见王熙凤实在心狠手辣,毫无怜悯之心。
对弱小毫不怜惜出手狠毒,此乃小节有虞。
在探望秦可卿回去的途中,王熙凤遇到了贾瑞,这个男人眼里的淫欲,精明如她一望便知。她私下发恨道“几时叫他死在我手里才算知道我的手段”。

起了邪心的贾瑞屡次去往王熙凤房中,和其约好共赴云雨的地点,王熙凤假意同意,设局拿住把柄,让家境贫窘的贾瑞分别写下两张五十两的欠条。
脏物泼身生受一夜穿堂风,加之忧惧过重,回去后贾瑞便病倒了。王夫人吩咐王熙凤送人参去往贾瑞家里,这个女人表面答应,暗地里却用人参渣子随便应付了事。
一条人命,就此终结。她却毫不在意,果真应了那句死在了她手里的话。如此两面三刀阳奉阴违的事情,王熙凤做起来却是驾轻就熟。
正因有才,设局谋害才会毫无疏漏,想贾瑞也是贾府旁系子孙,在贾府私塾还曾耀武扬威欺压他人。他死了,没有一个人怀疑到王熙凤头上。可以想象,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得有多么缜密的心思和深沉的心机。
馒头庵里老尼姑为了求得王熙凤帮忙了却一桩官司,极尽奉承之能。

原来有张家女名叫金哥,已和守备之子定下婚约,不想却被李衙内一见钟情执意求娶。张家十分为难,两边都不敢得罪。最终求到老尼这里,老尼便想托王熙凤使得守备退婚。
王熙凤听完整个始末,并没想着遵从大义成全金哥和守备之子,她的原话:
“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明知不可为而为,王熙凤心里清楚做这事违背道义,她仍然做了。以强权相压,守备家同意退婚,然金哥坚贞不肯嫁二夫自缢身亡,守备之子得知以后亦追随而去。
王熙凤不费吹灰之力,坐享三千银子。两条人命在她眼里一文不值,自此以后,胆识愈壮,越发肆意妄为,此类事件,不须多记。
有才者往往更有机会出人头地,这便意味着手里会掌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权力,当这种权力被无德者拥有,随之而来的必定是贻害无穷。
害人性命实乃丧尽天良,作恶者自有天收。王熙凤风光无限的一生,终因自己的恶行落得个凄惨的结局。
大观园里的丫鬟婆子,没有一个不憎恨王熙凤的。无它,王熙凤处事狠辣不留情面,众多奴婢早已怨声载道。加之王熙凤推延奴仆工资发放时间,耳目灵敏的下人都知晓自己的工钱被拿去放了高利贷。
拿着底层劳动人民的血汗钱去放高利贷,为人不齿。而借高利贷的必定是急需用钱而无处筹借的一类人,高利贷利滚利有几人能承受?当借了钱还不起利息的时候,大概能够想象又会牵涉出多少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惨剧。
平心而论。此时的贾府已经在走下坡路,而王熙凤的种种行为无异于雪上加霜,可以说极大的加速了贾府走向衰败灭亡的结局。
害人性命,以权谋私,私放高利贷,此乃大节有亏。
最终贾府全部财产抄家充公,举府男人流放女人发卖。多行不义必自毙,夜路走多了总会碰到鬼。
王熙凤的下场在众女眷里,可谓最惨的。先被贾琏休弃,后惨死狱中,死后一卷破席包裹全身。
任她一生累积了万贯家财,费尽心机算计得失,终抵不过一死结局。
网友评论